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YY011)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5
相关作者:吴文段胜峰杨波蔡洪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语言
  • 9篇语言学
  • 7篇语言进化
  • 6篇生物语言学
  • 5篇进化
  • 2篇语言起源
  • 2篇语言学研究
  • 2篇语用学
  • 2篇教学
  • 2篇范式转向
  • 1篇动机
  • 1篇动机研究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愉快
  • 1篇语法
  • 1篇语言观
  • 1篇语言机制
  • 1篇语言学视野
  • 1篇语言学习

机构

  • 18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8篇吴文
  • 1篇段胜峰
  • 1篇蔡洪
  • 1篇杨波

传媒

  • 4篇浙江外国语学...
  • 3篇北京第二外国...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外国语文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语言教育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中国外语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读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被引量:1
2014年
18世纪70年代,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对语言起源的讨论存在极大的争议,故针对语言起源的问题公开征集论文。赫尔德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回答了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征稿提出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声音的世界整体关联性,重新构建语言的感觉理论,进而提出其独特的以音构义的语言起源理论。
吴文
关键词:赫尔德
进化视野下语言学研究范式转向
2014年
长期以来,语言学一直沿用西方研究范式,忽视了汉语等其他语言的传统和优势。随着语言进化研究成为焦点议题并取得突破性成果,语言学研究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西方语言学研究范式,并可能引发语言学研究范式新的革命。在语言进化视野下,以汉语语言为母语的学者也可以以声调语言为基准审视语言进化,即以汉藏语系为中心发展语言学新的研究范式。
吴文
关键词:语言进化语言学范式
语言进化的本质研究——历史与展望被引量:1
2014年
语言进化研究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埃及。经过对国内外相关语言进化研究史料的梳理,本研究发现,语言进化研究主要包括讲述祖先语言起源的相关故事或脚本、语言进化与大脑发育的关系以及鉴于猿猴等动物对人类语言学习推测祖先的语言能力等;21世纪以来,人类希望通过基因研究破解人类语言进化之谜。语言学与生物学、基因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跨学科联合是语言进化研究今后的必然之路。
吴文
关键词:语言进化语言起源语言机制
浅析米德的语言姿势起源观被引量:1
2016年
在继承与批判达尔文和冯特有关"姿势"概念的前提下,米德在社会互动层面提出"姿势具有社会性"。米德认为当行动的表现具有企图招致其他某种反应的目的或期望时,姿势(行动与反应)就包含了意义的意识,故而将姿势发展为惯例性的姿势,即"有意义的符号"。米德认为人类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姿势对话逐渐衍生出语言的。然而,米德不企图寻求语言起源的历史根源或其产生的可能条件,而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找寻其经验来源,因此他的语言姿势起源观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杨波吴文
关键词:米德语言起源
语言学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转向——乔姆斯基近期语言学思想述评被引量:2
2013年
20世纪7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具有生物学属性,这一科学信念为许多遗传学家和模块生物学家所赞同和接受。在回顾乔姆斯基语言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生物范式转向是乔姆斯基语言学研究的必然发展。乔姆斯基把进化—发育生物学相关理论和原理引入语言学研究,完成了语言学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转向。本文认为生物语言学转向得益于生物学、神经心理学等领域的新发现及相关科学的发展。生物语言学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因此在遗传基因与语言环境对语言及语言习得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等方面依然存在争议。
吴文
关键词:语言学生物学生物语言学
生物语言学视野中“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推析被引量:5
2014年
"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由Lenneberg提出以后,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和批判。根据生物语言学中的进化发育观,笔者认为,人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一个语言习得最佳的"关键期"。本文援引生物学相关研究成果推测"语言习得关键期"可能是由于人脑语言区发育过程中的神经组织细胞因肌体成熟而死亡或减少造成的。
段胜峰吴文
关键词:生物语言学
生物语言学:历史与演化被引量:7
2012年
生物语言学这门学科虽然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早在14、15世纪,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就提及过生物语言学这一概念;1997年,Jenkins为纪念转换生成语法诞生40周年撰写的Biolinguistics: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anguage一文催生了一大批生物语言学的专著、学术论文,生物语言学才真正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1世纪,生物语言学开始关注语言的递归性,推动了生物语言学的发展。生物语言学研究将朝着物种语言演化、个体语言发展和语言认知演化三个向度继续向前推进。
吴文
关键词:生物语言学语言进化
“中介语”研究40年——基于SSCI的分析
2012年
"中介语"自1972年提出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对SSCI数据库分析,本研究发现Language Learning是中介语研究交流的主阵地,其发文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经过40年的自我完善、寻找中介语体系及其成因、探究中介语研究方法等探索之后,21世纪以来中介语研究的兴奋点逐渐转向中介语语用学研究。
吴文
关键词:中介语中介语语用学SSCI
从动物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进化研究综述被引量:8
2012年
语言进化可以简洁地理解为从动物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进化。因此,进化主义者借助动物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为人类语言进化提供活的证据。研究人员通过对灵长目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的对比研究揭开了人类语言进化的部分秘密。近年来,人们逐渐把焦点集中在鲸鱼和鸣禽的鸣唱上,希望能为语言进化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实证证据。本研究将对国外从动物语言视角揭示人类语言进化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的综述,以期引起国内语言学者对语言进化研究的关注。
吴文
关键词:人类语言语言进化
论趣味判断第一契机中的“生命感”——介入康德美学的新视角被引量:1
2021年
在《判断力批判》第一章“美的分析”中,“生命感”是趣味判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揭示出趣味判断的生命维度与情感维度,勾连起“愉快”“表象”与“游戏”等核心质素。首先,趣味判断的愉快是“人的生命”被促进的自由之感,它既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舒适,也不同于精神性的理性愉悦,而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其次,主体在趣味判断中将对象之表象想象为生命的有机形式,这种形式既是主体自我生命状态的投射,又是主体假定趣味判断具有主观普遍性的根据;最后,趣味判断让人在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中体验到生命得以自我保持的愉快情感,这种情感折射出无目的的主观合目的性,让人在游戏一般跌宕起伏的生命状态中获得安稳的家园之感。
刘宸
关键词:判断力批判生命感愉快表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