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558050) 作品数:11 被引量:127 H指数:8 相关作者: 周永章 杨志军 何俊国 付伟 聂凤军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2006年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它们在矿物演化路径、石英晶体微形貌和集合体微结构存在差异,为利用微组构区分不同成因硅质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夏鲁硅质岩中生物化石残骸内存在方英石和玉髓,为反演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矿物演变序列提供了很好的证据。硅质岩成岩过程中微组构演变和元素迁移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石英在重结晶过程中对杂质元素的剔除作用是促使某些微量元素产生富集的重要机制。从微组构角度切入硅质岩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它综合运用微区微束手段对硅质岩的微观组构特征进行测试,进而探讨微观组构信息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对探讨硅质岩的成因、演化和藏南地区硅质岩容矿型Au-Sb-Cs矿床的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周永章 付伟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赵元艺 李振清 胡朋 石贵勇 李文关键词:硅质岩 成岩作用 热水成因 藏南硅质岩特征及其与金、锑、铯多金属矿化 在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地体中广泛分布中、新生代硅质岩建造。这些硅质岩建造主要可分为三类: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和新近形成的硅、泉华体。蛇绿岩套硅质岩发育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沉积系列(J3... 何俊国 周永章 聂凤军 杨志军 张澄博 付伟关键词:硅质岩 多金属矿化 热水成因 文献传递 南海深水海域近代沉积物中饱和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12 2005年 对南海深水海域(水深>130 m)的6个表层沉积物样中的饱和烃进行了测试,正构烷烃nC21-/nC21+一般小于0.6,意味着陆源高等植物生物蜡来源的正构烷烃占优势,CPI值比正常海洋沉积物明显偏低。较高含量的不溶复杂混合物(UCM)、iC16、iC18、植烷、姥鲛烷被检测到,地质构型藿烷、甾烷在甾萜类化合物中为优势组分,萜甾烷参数显示了较为成熟的信息。饱和烃的多种地球化学参数不同程度的显示了石油源有机质混入的迹象,混入的石油源烃可能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和海底天然油苗。 林卫东 周永章 沈平 郝银全 付善明关键词:近代沉积物 饱和烃 藏南硅质岩特征及其与金、锑、铯多金属矿化 被引量:1 2007年 在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地体中广泛分布中、新生代硅质岩建造.这些硅质岩建造主要可分为三类: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和新近形成的硅、泉华体.…… 何俊国 周永章 聂凤军 杨志军 张澄博 付伟关键词:硅质岩 多金属矿化 热水成因 甘肃黑石山埃达克岩金矿床成矿模式初析 被引量:6 2005年 甘肃黑石山埃达克岩属O型埃达克岩,其岩石类型为奥长花岗岩。岩体位于黑石山穹隆南缘,西湾—苏家湾断裂北部上盘。在该埃达克岩体中发育有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及蚀变花岗岩型。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Ⅰ.次生洋板片俯冲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Ⅱ.熔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及幔源熔体的相互作用(金属的萃取)使熔体富集成矿元素;Ⅲ.熔体向上侵入成岩,后期构造运动及热液成矿作用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并最终富集成矿。 付善明 周永章 郭原生 杨志军 付伟关键词:地质学 埃达克岩 成矿模式 金矿床 板块俯冲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nd related antimony mineralization in Shalagang mine of southern Tibet 被引量:1 2017年 1 Introduction Shalagang mine,the largest antimony deposit in southern Tibet,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Longma Town,Jiangzi County,to the east is the anticlinorium of Jiangzibasin.The exposed strata in the mine area are the Upper Cretaceous Zongzhuo Formation(a set of sedimentary chaotic melange)and the Lower Cretaceous Duojiu HE Junguo ZHOU Yongzhang WANG Shugong ZHANG Yanlong关键词:ROCK 西藏沙拉岗锑矿区热液硅化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藏南锑、金、铯等贵金属和稀散金属成矿带是目前印亚碰撞带成矿作用研究中期望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区域。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逐渐展开,我们对成矿带内的一些典型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机理等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其中,课题组在对区内金锑... 付伟 周永章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李文 李振清 胡朋关键词:锑矿区 硅化作用 成矿意义 物理化学条件 文献传递 西藏南部热水沉积硅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2007年 西藏南部广泛分布大规模中、新生代蛇绿岩套硅质岩、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和硅质泉华体,本文通过对藏南日喀则、泽当等地区硅质岩的野外岩石学特征、镜下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研究其地质意义。藏南硅质岩普遍发育层状、纹理状、块状和角砾状构造,化学成分与广西丹池盆地等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相似,Fe/Ti值为12.88~30.60,(Fe+Mn)/Ti为13.25~33,Co/Ni小于1,REE总量低,δCe呈负异常,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元素富集,Eu呈正异常,反映为热水成因,个别样品为生物成因。硅质岩形成与藏南拆离系和伸展构造碰撞造山带所造成的构造热事件有关,Au、Sb、Cs等多金属矿化与硅质岩密切相关.赋矿岩石石英硅同位素与马里亚纳海槽现代海底黑烟囱热水沉积物相似,为热水喷流沉积的产物。 何俊国 周永章 聂凤军 杨志军 张澄博 付伟关键词:硅质岩 多金属矿化 热水成因 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被引量:26 2005年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付伟 周永章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李文关键词:藏南 金锑矿床 含矿建造 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5 2008年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盆地宗卓组为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分析表明:(1)藏南地区硅质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鲜明,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特点;(2)与蛇绿岩共生的彭错林、夏鲁、罗布莎硅质岩普遍具有高 Si、高 Fe、低 Al 特征,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克拉克值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Ce 异常明显或不明显,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硅质泥岩的∑REE要明显高于硅质岩;(3)非蛇绿岩套宗卓组硅质岩SiO_2含量稍低,Al_2O_3.TiO_2则相反。V、Th、Hf、Ta 等不相容元素上亏损程度较小,部分样品含量可接近克拉克值。稀土总量相对较高,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上体现为弱 Ce 正异常,负 Eu 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图;(4)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藏南地区硅质岩多数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同时有正常陆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夏鲁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典型,而宗卓组硅质岩则表现出受陆源物质加入的影响显著的地球化学特点。 周永章 付伟 杨志军 何俊国 聂凤军 李文 赵文霞关键词:硅质岩 地球化学参数 稀土元素 热水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