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3A514)

作品数:28 被引量:191H指数:8
相关作者:江亮刘锋司家勇黄岚方姣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冶金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0篇合金
  • 21篇高温合金
  • 14篇镍基
  • 7篇镍基粉末高温...
  • 7篇粉末高温合金
  • 6篇镍基高温
  • 6篇镍基高温合金
  • 5篇热变形
  • 5篇粉末冶金
  • 4篇热变形行为
  • 4篇热挤压
  • 4篇热加工
  • 4篇尺寸
  • 4篇INCONE...
  • 3篇等静压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热等静压
  • 3篇晶粒
  • 3篇晶粒尺寸
  • 3篇挤压态

机构

  • 26篇中南大学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北京有色金属...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兵器科学...
  • 2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深圳市万泽中...
  • 1篇无锡威孚英特...

作者

  • 16篇江亮
  • 8篇刘锋
  • 7篇司家勇
  • 6篇黄岚
  • 6篇杨川
  • 4篇廖晓航
  • 4篇方姣
  • 4篇刘小涛
  • 3篇刘军
  • 3篇李雄兵
  • 3篇章林
  • 2篇倪培君
  • 2篇朱强
  • 2篇李丹
  • 2篇张国庆
  • 2篇杨福宝
  • 2篇刘希玲
  • 2篇朱礼龙
  • 2篇景艳红
  • 2篇王薪

传媒

  • 14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第十三届中国...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Journa...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3篇2016
  • 1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718镍基高温合金的热机械疲劳性能被引量:15
2019年
对IN718镍基高温合金进行温度循环为350~650℃及不同应变幅条件下的同相(IP)和反相(OP)热机械疲劳试验;比较同相和反相的热机械疲劳循环应力响应行为、滞后回线以及疲劳寿命;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断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N718合金的热机械疲劳应力应变滞后回线最大拉应力与压应力不对称,表明合金在350~650℃范围内高温时抵抗变形阻力较小;合金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在低应变幅的同相热机械疲劳的高温半周呈现循环硬化现象,其余情况均为循环软化现象;合金的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明显低于反相热机械疲劳寿命,合金热机械疲劳寿命在应变幅超过0.6%的条件下符合Coffin-Manson方程,在应变幅0.4%的情况下实际疲劳寿命值偏高;IN718合金的同相热机械疲劳的疲劳源处断口为沿晶断裂,反相热机械疲劳的为穿晶断裂,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均为韧窝断裂。
邓文凯徐睛昊江亮
关键词:热机械疲劳同相反相
热挤压态FGH4096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的研究
采用Gleeble 3180D热模拟试验机对热挤压态FGH4096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在变形温度1020~1140℃,应变速率0.001 ~1.0s-1的条件下做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高温变形行为.分析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杨川刘小涛司家勇刘锋江亮
关键词: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热挤压工艺本构方程热加工性能
镍基高温合金相关相图的高通量测定与热力学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对相图的常用实验测定方法进行综述,以Cr-Ni-Ru三元体系相图的高通量测定为例,展示高效测定二元、三元相图的扩散多元节方法。基于相图计算(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CALPHAD)方法,以Cr-Ru二元体系和Cr-Ni-Ru三元体系的热力学优化为例,阐述Cr-Ni-Ru三元体系热力学数据库建立的具体流程,分析当前镍基高温合金研究效率低下的原因。结果表明:快速建立与定量预测材料成分、相、组织、性能关系的高通量实验和计算方法是促进未来镍基高温合金研究发展的重点。
朱礼龙戚海英江亮金展鹏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相图热力学优化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与低周疲劳性能被引量:1
2018年
以镍基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热等静压与热挤压以及1 130℃/1 h条件下热处理,制备一种新型镍基粉末冶金高温合金,在750℃大气环境下对该合金进行低周疲劳试验,分析合金疲劳前的微观组织、低周疲劳循环应力响应行为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镍基合金粉末经过热等静压后,出现原始颗粒边界,主要为粗大的γ′相和细小的碳氧化物。热等静压坯体经过热挤压并进一步热处理后,原始颗粒边界消失,晶粒细化到7.5μm左右,合金的γ′相主要有3类:晶界上的粗大γ′相、晶内近球形的中等尺寸γ′相和弥散分布的球形细小γ′相。该合金的低周疲劳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断裂面的晶粒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氧化。
吴程鑫王子江亮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热等静压高温低周疲劳
热挤压态FGH4096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的研究
采用Gleeble 3180D热模拟试验机对热挤压态FGH4096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在变形温度1020~1 140℃,应变速率0.001~1.0s的条件下做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高温变形行为。分析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
杨川刘小涛司家勇刘锋江亮
关键词: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热挤压工艺本构方程热加工性能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差热曲线的相变温度分析方法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样品质量和升温速率对FGH96合金差热曲线的影响。以FGH96为代表,探索采用差热曲线分析方法准确测量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相变温度的最佳升温速率和样品质量。分析和对比差热曲线不同方法判定的γ'相完全溶解温度、固相线温度及液相线温度。改进了固相线判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FGH96合金中主要相变温度的最优判定方法。实验测定了FGH96合金热等静压、热挤压和热处理状态的相变温度。结果表明:FGH96合金在不同状态下的相变温度基本相同。同时,确定了高温合金差热分析的两个重要实验参数,提出可统一应用于高温合金差热曲线分析相变温度的判定方法。
方姣刘琛仄刘军黄岚江亮
关键词:FGH96粉末冶金高温合金差热分析相变温度升温速率热力学计算
一种氩气雾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组织结构研究
本文对不同粒径氩气雾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AA粉)的凝固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A粉表面和内部主要为树枝晶和胞状晶组织,块状碳化物相在晶界和晶内析出。随着粉末粒径的减小,冷却速率增大,组织由树枝晶向胞状晶转变;粉末内部...
焦东玲彭翰林郑亮Hong Z.L.李周刘仲武张国庆
关键词:高温合金凝固组织
DP工艺Inconel 718合金高温流变曲线修正及应变本构模型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DP工艺Inconel 718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00~1060℃,应变速率为0.001~0.5 s^(-1)条件下的高温流变行为,分析摩擦因数和绝热温升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并对摩擦引起的流变应力误差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基于应变量的应变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摩擦因数的影响趋于明显,变形激活能和材料常数是应变量的函数。对引入应变量参数建立的用于预测工艺处理的Inconel718合金不同变形量时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其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关性系数为0.998,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3.87%,能够用于准确预测不同变形量时合金的流变应力值。
司家勇廖晓航黄再旺江亮
关键词:INCONEL718合金本构模型
双层雾化器流场的模拟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低压双层雾化器(Double Layer Atomizer)气流场和雾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上层雾化器对气流循环区域以及金属液流雾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雾化器的引入能有效抑制气流循环区域的不良影响,有利于金属液流的稳定流动;考虑到上层雾化器压力的增大会引起气流循环区域压力的增大以及流量的增加,选择0.15MPa/0.68MPa^0.2MPa/0.68MPa的压力条件较为有利;该双层雾化器液流破碎过程存在一定的类似于紧密耦合式雾化器(Close-Coupled Atomizer)的膜状破碎方式,破碎液滴在空间飞行发散范围和其粒径大小有关。
刘杨李周张国庆许文勇袁华刘娜郑亮MI J
关键词:数值模拟
考虑水声距的晶粒尺寸超声衰减评价模型被引量:4
2016年
超声衰减法评价金属材料晶粒尺寸时,会因忽略水声距设置造成系统误差而降低其评价精度。针对该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材料衰减系数测量中水声距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PCA的数据空间降维投影特性,去除数据相关性并抑制数据噪声干扰,构建与水声距和晶粒尺寸均相关的综合衰减系数评价模型,并选取304不锈钢试块进行实验。在水声距13.8~156.9 mm范围内任取8个值,针对金相法测定晶粒粒度为72.35μm的304不锈钢试块,对比传统衰减评价模型与该模型的评价精度,验证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衰减法与综合模型评价对金相法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55%和6.49%;综合模型可抑制水声距调整精度对晶粒尺寸评价结果的不利影响,提高金属材料晶粒尺寸超声无损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张晨昕李雄兵宋永锋刘锋刘希玲
关键词:超声晶粒尺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