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535003)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孙英贤胡文宇赵奕楠田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替罗非班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给药
  • 1篇给药途径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META分析
  • 1篇不同给药途径

机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田文
  • 1篇赵奕楠
  • 1篇胡文宇
  • 1篇孙英贤

传媒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不同给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评价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IC)或经静脉(IV)不同给药途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从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纳入的国内外文献中公开发表的我国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PCI术中IC与IV不同给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所有学术论文35篇。根据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行meta分析,对不同纳入标准的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评价发表性偏倚。结果经筛选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16篇,共计1 314例患者,其中IC组658例,IV组6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替罗非班IV组比较,IC组PCI术后达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的比率{RR=1.13,95%CI[1.05,1.23],P<0.01}、TMP心肌灌注(TMP)达3级的比率{RR=1.28,95%C[I 1.12,1.46],P=0.0002}明显增加;术后7 d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平均增加2.33%{WMD=2.33%,95%CI[0.88%,3.78%],P=0.002},与IV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长期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出血{RR=0.99,95%CI[0.76,1.30],P=0.96}和血小板减少症{RR=0.79,95%CI[0.42,1.51],P=0.48}的发生率与IV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注射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能对改善我国ACS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有一定的意义,且不增加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风险。
胡文宇赵奕楠田文孙英贤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给药途径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