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ZW017)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继霞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多维度的文学史探索——以《中国回族文学通史》为中心的学术考察
- 2015年
- 《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对一千多年来回族民间文学、作家文学的整体历史进行了深度描摹。它以独特的编撰范式成为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的典范,对民族文学史建设工程具有启示性。它对回族文学的文化阐释,尤其是对回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具有民族志意义。
- 王继霞
- 关键词:深描民族志
- 民国时期回族社会的郑和阐释:以回族报刊为中心的考察
- 2017年
- 郑和开创的七下西洋、和平往来事业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成果,在今天"一带一路"建设中,开掘弘扬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意义深远。文章力图以史为鉴、旨归当下,梳理呈现了民国回族报刊中郑和阐释的主要方面:立足基础性史料的宏观历史研究、聚焦现实需求的精神意义倡导、浸润民族情感的现代文学书写,于此说明当时回族社会对其的认知与研究尚处于自发阶段,有一定局限性。但正是由于对回族报刊这一具有独特编创群、读者群平台的紧密依托,郑和史迹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 王继霞
- 20世纪以来回族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 2015年
- 少年形象是凝聚着回族深刻历史印记和原初生活体验的重要文学典型。梳理了其自20世纪以来的历时演变,并重点分析了民国、新时期、新世纪等历史时段中该形象的不同成长际遇和精神诉求,认为它们反映了成长主体与民族文化共同体间情感密度的变动以及相应引发的精神重构,是20世纪回族社会现代转型的精神缩影。在此基础上对该形象价值进行反思,指出其审美创新、人文意蕴等都有待挖掘提升。
- 王继霞
- 论回族报刊文学价值(1906-1949)被引量:1
- 2014年
- 从文学视角,运用价值学理论对1906-1949年的回族报刊进行考察,世纪之交国家与族教的双重危机是其价值建构的动因,族教启蒙、抗战救亡是其价值的核心旨归。1906-1949年回族报刊文学不仅具象呈现了这一时期回族冲破闭塞生存格局、谋求个体民族发展进步与国家民族解放复兴的精神历程,也催生了现代回族文学在思想意蕴、语言形式、典型形象等方面的审美创新。从编创者、阅读者个体诉求的满足到指向文学史、文化史等领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证明了回族报刊文学具有多维的价值影响和深远的研究意义。
- 王继霞
- 关键词:回族报刊文学价值
- 民国回族知识分子的精神抉择——以王静斋、马宏道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5年
- 民国时期回族知识分子致力于寻求兴教救国的良方,他们或立足民间,或靠拢中心,形成不同的精神抉择。王静斋、马宏道师徒代表性地体现了当时回族知识分子身份抉择的复杂性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之于此的关键性意义,彰显了伊斯兰教两世并重观和创制传统的重要精神价值。
- 王继霞
- 关键词: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