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卫生厅重大招标项目
- 作品数:79 被引量:626H指数:16
- 相关作者:戴闽帅浪艾江波范红先侯倩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江西省城乡儿童肥胖定性调查
- 2006年
- 目的了解肥胖(包括超重)儿童对肥胖的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探索适宜的干预策略。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肥胖及超重,对肥胖儿童按性别、年龄段分组,进行面对面的小组访谈,共访谈13组,整理访谈记录,进行定性调查结果分析。结果肥胖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肥胖儿童及其家长对肥胖及其危害、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如何控制儿童肥胖等方面的科学认识不足,没有想过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肥胖,需要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技能指导。结论可采取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家长的参与和督促,学校发挥作用,提供环境支持。
- 赵军朱丽萍谢昀吉路余平
- 关键词:肥胖
- 母体怀孕及哺乳期铅暴露致仔鼠脑海马组织c-fos的变化
- 2010年
- 为了观察母体怀孕及哺乳期铅摄入致仔鼠海马c-fos的变化,试验采用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母鼠怀孕期铅暴露后仔鼠和仔鼠出生早期经乳汁染铅后脑海马组织c-fos的变化。结果表明:出生后给铅,仔鼠脑海马组织c-fos的表达2天时低剂量组c-fos的表达明显增强,高剂量组的表达也增多,且均较对照组表达多;4天时c-fos的表达较2天时有所下降,其中低剂量组受到抑制而高剂量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10天时3个组均增强,高剂量组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20天时c-fos的表达均下降,但2个剂量组的表达仍较对照组多。孕晚期给铅,4天时高剂量组的c-fos表达受到严重抑制;生后10天时3个组表达迅速增加;20天时c-fos的表达又迅速下降,但低剂量组表达仍比对照组高而高剂量组表达低于对照组。孕早期给铅,仔鼠生后2天时2个剂量组c-fos表达比对照组多,其中高剂量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但4天时表达急剧减少;10天时c-fos的表达又急剧增加,但高剂量组的表达比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少;20天时c-fos的表达又急剧下降。说明母鼠不同的铅暴露时间和强度对仔鼠脑海马组织c-fos的表达变化不同。
- 罗小泉谢国秀刘昌英李守明刘志勇
- 关键词:仔鼠海马回
- 含表皮干细胞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用表皮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研制一种增殖能力强的具有表皮、真皮的组织工程化人工复合皮肤。方法从幼儿包皮中分离表皮干细胞,用胶原Ⅳ纯化、富集表皮干细胞,接种在3T3细胞滋养层上,将体外传代培养的表皮干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在经冷冻干燥及戊二醛交联的Ⅰ型胶原基质网架的两侧,在液面下培养3周后,改为气-液界面培养,构建含表皮干细胞的复合皮肤,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结果表皮干细胞呈克隆状生长,G0/G1期细胞和a6^briCD71^dim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K1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对照组呈阴性。光镜下观察可见体外培养的含表皮干细胞的人工复合皮肤,具有表皮和真皮,表皮层由基底至浅层可见3—5层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表皮干细胞种植于胶原海绵膜上,可生成全层组织工程皮肤,具备了同正常皮肤类似的结构,表明其具有在体外分化成表皮的能力。
- 胡葵葵戴育成李剑雷英袁敬东李洁吴琼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评估被引量:14
- 2010年
- 评价和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疼痛是关节外科最为困难的挑战之一。THA后疼痛鉴别诊断主要涉及疼痛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基础,疼痛的诱因、持续时间、程度、部位和性质均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体格检查应侧重于检查诱导疼痛症状加重的体位。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性采用实验室检查和X线片检查,有助于明确大部分THA后疼痛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戴闽艾江波帅浪程细高袁晓军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疼痛
- 新亚特兰大分类下不同评分标准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2
- 2013年
- 【摘要】目的采用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的急性胰腺炎(AP)定义,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Ranson评分对AP患者死亡和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2009年11月—2012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连续AP患者资料350例,其中完成随访的310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0.5±16.4)岁。将其分为起病至就诊时间≤7d组(发病早期)和〉7d组(发病后期)。计算患者入院后前3d各评分系统的分值。治疗并随访患者至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正常。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并计算3种评分预测的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1)入院第1天BISAP评分、APACHEII评分和人院48h的Ranson评分预测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价值中等(AUCROC0.68~0.8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3种评分系统对就诊时间〉7d组患者预后的预测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人院后前3d中,每天的BISAP和APACHEⅡ评分对AP患者预后都有中或高度的预测价值,但各天的预测价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此3种临床评分系统对新亚特兰大分类下的AP预后预测价值中等,且只适合在发病早期使用。新提出的BISAP评分虽不优于传统的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但其使用简便,值得推广。入院后连续3d的动态评分并不能提高APACHE11和BISAP评分对AP预后的预测价值。
- 汪安江徐思洪军波刘丕夏亮祝荫何文华陈幼祥吕农华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预后
- 基于人脂肪组织获取基因构建pET28a-leptin(瘦素)重组子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新近的一些研究认为,采用体外重组瘦素替代疗法对遗传性肥胖、难愈性创面和内源性瘦素缺乏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的:取人脂肪组织获取瘦素基因,构建pET28a-leptin重组子。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4-06/2007-12在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抗肿瘤室完成。材料:取自22岁汉族女性行重睑手术时皮下脂肪组织,冻存于液氮中备用,供者知情同意。方法:取人脂肪组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得到瘦素基因后,通过DNA重组技术克隆至pMD18T载体与pET28a原核表达载体,EcoRⅠ+Xho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主要观察指标:①cDNA扩增结果。②重组质粒鉴定。③DNA测序结果。结果:扩增得到520bp目的基因;所构建重组瘦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leptin经双酶切电泳见520bp目的条带,DNA测序与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达100%。结论:通过DNA重组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经EcoRⅠ+Xho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pET28a-leptin重组子。
- 文辉才柳大烈巫国辉单磊
- 关键词:瘦素脂肪
- 江西省南昌市已婚育龄妇女人为终止妊娠情况调查
- 2008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南昌市已婚育龄妇女人为终止妊娠率及其人群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2县(进贤县、安义县)2区(青山湖区、西湖区)5468名已婚育龄妇女,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婚姻、生育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为终止妊娠(包括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和中期引产)率为33.9%(1855/5468),其中人工流产率最高,为27.2%(1487/5468),其次为药物流产率7.1%(390/5468)和中期妊娠引产率3.4%(186/54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在30岁以上的各组人为终止妊娠率均较高(≥35.7%)(P﹤0.001);初孕年龄在20岁以下人为终止妊娠率最低(5.0%),20~24和25~29岁较高(34.9%和35.9%)(P﹤0.001);结婚年数10~14年和15~19年人为终止妊娠率较高(39.2%和38.0%)(P﹤0.001);职业为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和行政干部的人为终止妊娠率较高(分别为53.9%,49.6%,43.1%和42.7%),而农民最低(23.1%)(P﹤0.001);文化程度越高,人为终止妊娠率越高(P﹤0.001)。城镇育龄妇女人为终止妊娠率显著高于农村妇女(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师、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干部和结婚年数是人为的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初孕年龄越小,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发生人为终止妊娠的危险性越高;城镇育龄妇女人为终止妊娠的危险性高于乡村。[结论]预防人为终止妊娠发生的重点人群为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干部等文化程度较高者,以及居住城镇和初孕年龄为20~29岁的育龄妇女,提倡晚婚晚育是预防人为终止妊娠的重要措施。
- 姜红英侯倩
-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
-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康复被引量:26
- 2012年
-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常伴内外侧副韧带、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发病率、致残率较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但单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并不满意。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多,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复位丢失、畸形愈合、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早期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杨康骅戴闽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康复
- 构建重组人pET-32a-瘦素高效的表达载体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瘦素的功能是作为脂肪细胞体脂量的信号来认识的,作为体内的能量平衡信号反馈到下丘脑,与其中各部位神经元的受体结合后参与调节进食、饮水、能量代谢。目的: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2a-瘦素并检测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高效表达。方法:取人脂肪组织,RT-PCR法制备瘦素目的基因,采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克隆至pMD18T与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转化大肠杆菌BL21株诱导其表达,SDS-PAGE电泳分离鉴定,表达产物变性复性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原反应原性。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扩增出520bp的瘦素目的基因并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2a-瘦素;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序列相一致;目的蛋白pET-32a-瘦素呈极高效表达,占总蛋白的50%以上;变性复性后抗原反应原性较复性前明显提高(P<0.01)。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原核重组高效表达的载体pET-32a-瘦素,并提高其抗原反应原性。
- 谢琳巫国辉李小林文辉才
- 关键词:瘦素复性克隆原核表达RT-PCR酶联免疫吸附
- nCD64对化疗后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化疗后的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并测定部分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值作为对照;通过连续动态监测部分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其与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n CD64的表达不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P>0.01),感染组、动态监测组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及PCT、CRP值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n CD64平均荧光强度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PCT及CRP。结论: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可作为化疗后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细菌感染。
- 史晋叔张娟吴琼李剑
- 关键词:细菌感染化疗血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