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SF-I-016)
-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同侠刘世巍张宁姜春生任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活血颗粒缓解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KD-MBD患者骨痛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观察并评价补肾活血颗粒缓解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骨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患者骨痛症状及骨代谢指标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平行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将177例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KD-MB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中药组89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案,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颗粒,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等钙磷代谢及骨转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组和对照组疼痛VAS评分均下降,中药组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第3个月,中药组血钙上升(P<0.01),血磷下降(P<0.05)。第3、6个月时,中药组血i-PTH有下降趋势,血BAP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能够有效缓解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CKD-MBD患者的骨痛症状,并能改善其骨矿物质代谢,改善亢进的骨转换。
- 刘世巍李同侠王甸红李伟张宁
- 关键词:肾性骨病补肾活血颗粒
- 补肾活血法改善16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价补肾活血法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165例行MHD的慢性肾衰性骨病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和中药组84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案,中药组加用补肾活血颗粒剂。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国际通用的生存质量评测工具———SF-36量表对MHD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提高,而中药组更为显著,中药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疗后显著提高,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能够提高慢性肾衰肾性骨病患者总体生存质量。
- 张宁刘世巍李同侠任可李建民姜春生罗燕楠王甸红李伟
- 关键词:肾性骨病肾性骨营养不良骨代谢
- 补肾活血法干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中医证候的研究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分析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RBD)患者的证候特点,观察补肾活血法对其中医证候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量表对165例RBD患者中医症状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症状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出RBD类证候群,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中药组(84例)和对照组(81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颗粒剂。疗程和追访期各3个月。结果分析症状变量后归纳出5个证候因子:肝肾阴虚证,浊毒内蕴证,肾阳虚衰证,水湿内停证,瘀血阻络证。与对照组比较,追访结束时中药组各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肝肾阴虚证(P<0.05)、水湿内停证(P<0.01)2组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时间与干预因素影响后分析,浊毒内蕴证(P<0.05)、肝肾阴虚证(P<0.01)、肾阳虚衰证(P<0.01)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肾性骨病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肝肾阴虚、浊毒内蕴、肾阳虚衰、水湿内停、瘀血阻络5个基本证型,补肾活血法能够有效改善上述证候。
- 刘世巍张宁李同侠任可李建民姜春生罗燕楠
- 关键词:肾性骨病肾性骨营养不良证候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