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1B01) 作品数:11 被引量:86 H指数:5 相关作者: 刘东卫 张汉义 邱奎宁 黄路 衡立松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 同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一种开放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架构 被引量:4 2009年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PIMS)的概念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到目前为止,业界对PIMS是什么,既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也没有一个稳定成熟的PIMS软件产品。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和问题,并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开放的PIMS架构,作为今后相关领域软件开发的参考资料。 邱奎宁 杨晓波关键词:架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住宅工业化及其技术发展 被引量:17 2009年 住宅工业化首先是一种住宅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核心是要实现由传统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成一种现代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住宅产业化应在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推行住宅标准化生产的整体性部品、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的集成性技术来实现住宅工业化生产,解决传统生产方式的住宅质量缺陷和性能不佳等弊端,提高住宅品质为中心的综合效益,进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 刘东卫 周静敏 邵磊关键词:住宅工业化 新中国 住宅产业化 半机械化 IFC技术标准系列文章之一:IFC标准及实例介绍 被引量:29 2010年 本文将通过实例解释的方式介绍IFC标准的信息表达和交换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开发和应用IFC标准打下基础。 邱奎宁 张汉义 王静 王琳关键词:IFC IFC标准形状表达及空间结构实例介绍 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将通过实例解释的方式,介绍IFC标准中建筑构件的形成表达方法,以及空间结构数据的组织方法。 张汉义 邱奎宁关键词:IFC 空间结构 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LC住宅体系研发及其工程示范--普适型住宅的技术创新与建造探索 被引量:7 2009年 结合中国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住宅建设与设计方向,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住宅建设理念与建造模式——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LC住宅体系及其住宅建造模式,阐述了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中国普适型住宅与集成技术体系的研发要点,并对中日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北京合金公寓项目的创新性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东卫 宫铁军 闫英俊 衡立松 黄路 程开春 刘水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住宅工业化与技术发展(二) 被引量:3 2009年 (三)1999年至今: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转变期
20世纪末,我国住房制度和供给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住宅商品化对住宅工业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的加强促进了住宅建设从观念到技术各方面的巨变。本阶段住宅工业化及技术以住宅产业化为发展目标,重点转向由传统建造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探索, 刘东卫 薛磊关键词:住宅工业化 住宅商品化 住宅产业化 住房制度 环境意识 建筑结构信息集成的程序实现 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研究工程设计阶段建筑和结构专业间的信息集成技术,以促进二者高效的协同工作.方法通过分析工程信息交换标准IFC的空间结构特征,结合国内主流结构设计软件PK-PM的结构建模规则,研究建筑和结构模型信息集成的程序实现方法.结果在VC++和FOR-TRAN混合语言编程的环境下,通过建立与IFC数据实体相一致的类和结构体,开发了IFC建筑模型与PKPM结构模型信息集成软件系统.结论软件系统可以顺利实现建筑和结构设计之间几何信息、材料信息,关系属性信息的有效集成,为促进土木建筑不同专业的互协作提供了有效工具和技术支撑. 刘照球 李云贵 吕西林 张汉义关键词:IFC标准 建筑结构模型 信息集成 程序开发 中小套型住宅中的适老性设计探讨 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探讨中小套型住宅的中老年人使用问题,并提出适老性设计要点,希望引起设计者重视,为我国今后住宅的适老性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张岳 王贺关键词:中小套型 普适型工业化住宅研发和技术集成创新 2009年 一、“现代都市生活环境”主题与城市型居住空间营造
1、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环境”的基本构想
北京合金公寓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外永定路北端,西为城西商业氛围成熟的城市道路永定路,北侧是连接城市环线四环与五环的城市干道田村路。项目周边多为城市居住空间,用地西侧有成排林荫大树。项目用地为2.2hm^2,总建筑面积为7.78万m^2,容积率为2.20,由两栋公建设施和8栋6-9层住宅共计486户构成。 刘东卫 衡立松 黄路 程开春关键词:工业化住宅 集成创新 城市居住空间 生活环境 现代都市 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设计评价体系 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百年住居的理念,对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常规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满足在全生命周期条件下多层面的适应性,即居住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核心家庭居住功能的适应性以及住宅工业化及部品需求的适应性。这就要求在住宅设计阶段应对其结构体系、设备体系和装修体系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根据以上要求,希望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针对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一方面能有效地对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设计进行较为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能直观地反映出未来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的基本需求和发展趋势。 欧阳文 孟雪莹 焦燕 王贺关键词:中小套型住宅 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