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7269)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彭爽金晓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旁指
  • 2篇汉语
  • 1篇代词
  • 1篇信息传递
  • 1篇隐现
  • 1篇照应
  • 1篇指代
  • 1篇指代词
  • 1篇旁指代词
  • 1篇篇章
  • 1篇偏误
  • 1篇偏误分析
  • 1篇写作
  • 1篇后时连接成分
  • 1篇汉语篇章
  • 1篇汉语写作
  • 1篇参照点
  • 1篇朝鲜族
  • 1篇朝鲜族学生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金晓艳
  • 4篇彭爽

传媒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旁指代词的连接功能考察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对旁指代词“另”和“另外”的连接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简要地探讨了旁指代词的连接功能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
金晓艳彭爽
关键词:旁指代词
汉语篇章中后时连接成分的隐现被引量:13
2005年
后时连接成分的隐现主要取决于前后事件语义上的必然联系,包括借助于其他的时间连接手段。"可隐可现"受以下几方面的制约:1)主语照应或指同与"再"、"又"、"还"等的配合使用;2)时间提示成分;3)平行结构;4)解说关系;5)经过A,(终于)B;6)事理的先后。"必须出现"有两种情况:1)后事件以动词起首;2)前后事件本身无法满足客观的先后或时距长短的要求。另外,我们还从广义篇章的角度考察了时间连接成分的个别隐现情况,发现:具有当时当地性的顺序性事件,第二个时间连接成分通常"可隐可现",而第三个时间连接成分通常"必须出现"。
金晓艳彭爽
关键词:后时连接成分篇章隐现照应
旁指参照点的先后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从旁指结构的指称性质和当前话语空间的扩张模式两方面探讨旁指参照点的先后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并总结出旁指结构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序列。
彭爽金晓艳
关键词:旁指参照点
朝鲜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延边大学朝鲜族学生汉语写作中的偏误现象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标点符号和语法结构偏误是各个年级写作中出现的最主要的偏误,而语篇连贯的偏误则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个性特征上分析各个年级的偏误也有自己的特点及原因,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
金晓艳彭爽
关键词:朝鲜族汉语写作偏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