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1096)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6H指数:6
- 相关作者:冯爱新薛伟施芬李彬韩振春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温州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激光冲击诱导弹簧钢丝残余应力状态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高功率Nd:YAG激光对不同工艺处理的SWOSC-V弹簧钢丝进行单点冲击处理,用X射线应力分析仪测量弹簧内外侧、侧表面的残余应力并计算出残余主应力,建立了激光冲击SWOSC-V弹簧钢丝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弹簧钢丝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弹簧钢丝在经激光冲击处理的表面强化区产生残余压应力,钢丝退火后直接激光冲击处理与经喷丸强化的钢丝激光冲击处理的表面残余应力变化不同,喷丸强化所引起的材料硬化是激光冲击处理弹簧钢丝残余应力变化不同的原因。
- 冯爱新李彬郭儒成薛伟韩振春施芬杨润
- 关键词:激光冲击X射线衍射弹簧钢丝
- 激光微织构硬质合金表面润湿性被引量:11
- 2014年
- 为了研究硬质合金表面激光微织构对其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利用光纤激光不同功率(3,5,7,9,10W)及不同加工次数(1,2,3,4,5)加工微凹坑,采用VHX1000c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分析微凹坑形貌,利用CAM 200光学接触角仪测量表面微织构(微凹坑直径、深度和织构密度)与润湿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微凹坑深度增加,直径变化不明显;硬质合金表面的亲水性能随着微凹坑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微凹坑直径的增大,亲水性增强;随着微织构密度的增加,亲水性出现极值。
- 冯爱新杨润施芬李彬韩振春谢永庄绪华印成
- 关键词:硬质合金微织构光纤激光润湿性
- 激光冲击参数对2024铝合金冲击区域的主应力及其方向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2年
- 为了研究不同功率密度对激光冲击诱导的残余主应力及其方向的影响,采用5种不同功率密度对2024铝合金进行冲击,用X射线应力分析仪测量3个方向的残余应力,计算出残余主应力及其方向。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密度对冲击区域的残余主应力幅值、主应力方向角的分散程度、应力强度及最大切应力有影响;对于2024铝合金,功率密度为2.8GW/cm2时,残余最大主应力的方差为1987,主应力方向角的方差为13905,残余应力分布均匀,主应力方向角分散,但残余最大主应力的均值为-158MPa;功率密度为2.1GW/cm2时,残余最大主应力的均值为-239MPa,冲击区域的残余应力值最大,但残余最大主应力的方差为5471,残余应力分布均匀性差。
- 聂贵锋冯爱新任旭东曹宇鹏周鹏程李彬
-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冲击激光功率密度X射线衍射2024铝合金
- 5mm厚45^#钢与40Cr钢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研究激光焊接对5mm厚异种材料45#钢与40Cr钢焊接的接头组织性能影响,利用6kW高功率激光器在不同参数下进行拼焊试验,采用佳能7D型单反相机拍摄焊缝表面宏观形貌,采用X-350A型应力测定仪检测垂直焊缝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通过HXD-1000型显微硬度计检测焊缝深度方向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相对其余情况,焊接速度为1.2m/min时,焊缝表面形貌形状饱满,气孔等缺陷少,表面质量最好;离焦量为-2mm,热输入量为210J/mm时焊缝区出现高而窄的压应力分布,最大值为-187 MPa,能有效提高焊缝疲劳性能;离焦量为-2、-4mm和0mm三种情况时焊缝区整体显微硬度都比母材区高,并且离焦量为-2mm时硬度分布最好,呈平缓减小趋势,最大值为38 HRC,比母材平均值高出14 HRC。选择适当的激光焊接参数能有效的改善45#钢与40Cr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
- 陈风国冯爱新庄绪华周俭许炎曹宇瞿建武朱德华
- 关键词:激光焊接异种材料显微硬度
- 激光冲击波诱导2024铝合金表面动态应变特性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被引量:22
- 2014年
- 为研究脉冲激光冲击波诱导2024铝合金表面的动态应变特性,采用脉冲激光对2024铝合金试样表面进行冲击,并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传感器测量了脉冲激光作用下2024铝合金表面的动态应变,建立了脉冲激光冲击波加载2024铝合金表面的动态应变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脉冲激光的作用参数可以控制激光冲击波与表面波不产生耦合;2024铝合金在激光冲击波诱导高应变率作用下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在静力拉伸条件下的静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类似;脉冲激光冲击波加载2024铝合金表面动态应变的模型与试验结果一致。
- 曹宇鹏冯爱新薛伟花国然
- 关键词:激光光学激光冲击波压电传感器铝合金
- 基于脉冲激光离散划痕技术的涂层表面动态应变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脉冲激光离散划痕过程中,激光冲击波动态加载及界面破坏在瞬间完成。其所包含的脱粘、裂纹扩展、翘曲、断裂和剥落往往无法分辨。为了准确判断涂层失效的临界点,提出一种利用应变诊析膜基系统失效临界点的方法。利用双面胶作为粘结剂,2024铝合金为基体,304不锈钢箔为涂层构建膜基系统理论模型,采用PVDF贴片传感器技术研究了脉冲激光作用下不同理论模型涂层表面的动态应变。结果表明:脉冲激光作用下,涂层表面的动态应变不断往复变化,最终趋于平衡,整个过程在微秒量级的时间内完成。同时,涂层表面的动态响应与膜基系统界面结合状况有关,膜基系统结合完好时,涂层表面的动态响应时间长,得到的最终应变量小。膜基系统全完脱粘时,涂层表面的动态响应时间短,最终应变量大,膜基系统刚开始脱粘的试样介于两者之间。
- 施芬薛伟冯爱新李彬杨润卢轶王术新韩振春
- 关键词:PVDF
- 一种新型叠焊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研究
- 2013年
- 介绍一种新型激光叠焊系统。该系统用于将尺寸为2 400.0mm×1 200.0mm×1.2mm的两块不锈钢板重叠焊接在一起。针对较大尺寸不锈钢板在激光加工中易变形等特点设计出主—辅式压紧机构及激光头随动加工系统;另采用先点焊,再焊边框,最后焊内部小圆的工艺,有效地控制了焊接过程中大尺寸板材的变形。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测焊缝和耐压测试。结果表明激光功率1 400W、焊接速度2 500mm/min、离焦量-2mm时,焊缝有较好的焊接效果。
- 冯爱新谢永薛伟罗敬文许炎吕豫文杨润印成徐宇蓝
- 关键词:焊缝
- 激光冲击波对5B05铝合金表面应力状态的调整被引量:9
- 2012年
- 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光斑中心及其边界点冲击前后3个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根据主应力及其方向角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各测试点冲击前后的主应力值和主应力方向角,分析了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激光冲击波不仅能调整5B05铝合金表面残余主应力值,还能调整其方向。最大主应力增幅最大点与最小主应力增幅最大点并不在同一点上。5B05铝合金经激光冲击波作用后,表面应力状态得到了改善,应力分布变得分散,应力域变大。
- 冯爱新施芬孙淮阳薛伟聂贵锋李彬韩振春
- 关键词:激光冲击波主应力
- 激光冲击对45钢-40Cr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为探讨激光冲击处理对45钢-40Cr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对激光冲击前后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组织、残余应力与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经激光冲击后,焊缝区原有的马氏体组织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分解为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冲击区域内焊缝区、热影响区以及母材区的残余拉应力都变为压应力,并且焊缝中心处有最大平均残余压应力-395 MPa;激光冲击使接头各区域的硬度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热影响区附近提高了约60 HV0.3,焊缝中心提高了约40 HV0.3,且其硬度影响层深度都约为0.5 mm。
- 陆金花冯爱新陈风国
- 关键词:激光冲击显微硬度
- 激光诱导2024铝合金表面动态应变检测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PVDF贴片传感器对脉冲激光作用下2024铝合金表面的动态应变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动态应变曲线的特性。结果表明,PVDF贴片传感器在动态应变测量中动态响应快,灵敏度高,可有效应用于脉冲激光诱导材料表面动态应变的实时测量。脉冲激光作用过程中,2024铝合金冲击光斑周围材料先受挤压,后压应变减小。脉冲激光作用结束后,2024铝合金冲击光斑周围材料表面粒子在卸载稀疏波和表面稀疏波的作用下不断往复运动,冲击光斑周围材料甚至受到了拉应变的作用。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表面粒子的动态响应经反复震荡后逐渐衰弱形成最终的稳定状态。
- 冯爱新施芬韩振春薛伟李彬杨润卢轶
- 关键词:脉冲激光PVDF2024铝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