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20061408)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天林汤宏峰陈志敏吴栩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人偏肺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人偏肺病毒(hMPV)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2058例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吸出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hMPV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它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特异性抗原,对仅hMPV抗原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出hMPV阳性63例(3.1%),6例合并其它病毒感染,仅hMPV阳性57例中,≤3岁者占93%。发热40例(70.2%),>39℃高热24例(42.1%),2例合并高热惊厥。肺部闻及哮鸣音45例(78.9%),湿口罗音33例(57.9%)。呼吸困难5例(8.8%)。白细胞增高26例(45.6%)。淋巴细胞比例>0.5 40例(70.2%)。CRP增高10例(17.5%)。出院诊断哮喘发作6例(10.5%),毛细支气管炎10例(17.5%),支气管肺炎38例(66.7%),支气管炎1例。结论 hMPV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hMPV感染喘息发生率高,但典型毛细支气管炎表现者少;发热及高热比例高;近一半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此与RSV感染不同。
- 汪天林陈志敏汤宏峰
- 关键词:儿童人偏肺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直接免疫荧光法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人偏肺病毒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呼吸道标本人偏肺病毒(HMPV)方法;探讨HMPV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征。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建立检测HMPV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DFA)比较,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2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1)建立的RT-PCR以HMPV为模板获得阳性结果,对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均阴性;(2)623例样本中DFA检出HMPV感染10例,检出率1.61%,RT-PCR检出HMPV感染28例,检出率4.49%;(χ2=16.05,P<0.01);(3)DFA阳性者10份RT-PCR均阳性,595份两者均阴性,18份标本DFA阴性RT-PCR呈阳性,显示很好的相关性(r=0.59,P<0.01);(4)哮喘患儿中HMPV检出率为15.4%(4/26),显著高于肺炎组(20/515,3.9%)及气管支气管炎组(0/36,0%),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1.22,P=0.011);(5)HMPV检出率与年龄有关,0~1岁阳性率2.2%(9/404),>1~3岁组13.1%(16/122),>3~6岁组3.4%(2/58),>6岁组2.6%(1/39),其中>1~3岁年龄组患儿HMPV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χ2=26.44,P=0.000)。结论选择HMPV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HMPV荧光定量RT-PCR方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HMPV敏感性明显高于直接免疫荧光法;哮喘患儿中HMPV检出率明显高于肺炎患儿;HMPV感染以>1~3岁幼儿发生率最高。
- 吴栩汪天林陈志敏吴亦栋
- 关键词:人偏肺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