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01)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陆前进卢庆杰刘德斌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经济影响与政策选择
-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引起了多方关注。其经济影响广泛,主要体现在: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资产市场出现过热(如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央行加息及上调准备金率的压力上升,外汇储备增加,人民...
- 陆前进蔡莉
-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房地产存款准备金率外汇储备
- 文献传递
- 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货币和利率控制被引量:12
- 2007年
-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冲销干预的措施来实现,同时为了防止投机资本的套利和经济过热,央行又必须进行利率控制,但是这些政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兼顾。目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多种政策搭配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 陆前进
-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冲销干预货币控制利率控制
- 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分析——基于商业银行与企业融资方式可替代性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本文主要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出发,建立理论模型,说明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对总需求起作用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银行而言,贷款发放和其他资产(如国债)、负债方的其他融资方式(如发行CD和金融债券等)是不完全替代的;二是对企业而言,贷款融资和资产方的其他资产、负债方的其他融资方式(如通过CP融资等)是不完全替代的。根据这一结论,本文对中国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说明中国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 陆前进卢庆杰
-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渠道
- 人民币升值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控制被引量:6
- 2007年
-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汇率的弹性增强了,人民币存在升值趋势。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冲销干预的措施来实现,同时为了防止投机资本的套利,央行又必须进行利率控制,但是这些政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多种政策搭配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 陆前进
-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冲销干预利率控制
- 人民币自由兑换研究——基于双账户制的兑换机制被引量:2
- 2007年
- 巨额的外汇储备,长期的顺差,不断增长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这已成为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从长期来看,适度的、有序的开放资本账户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从这个方向出发,在结合我国现实以及他国货币自由兑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主要是资本账户)的三阶段框架,以抛砖引玉,供读者们思考。
- 刘德斌
- 关键词:资本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