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7044)

作品数:84 被引量:648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志刚姚芳李文华黄凯王少杰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电气工程
  • 25篇电子电信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IGBT
  • 14篇结温
  • 13篇IGBT模块
  • 11篇电池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9篇晶体管
  • 9篇绝缘栅
  • 8篇双极型
  • 8篇双极型晶体管
  • 8篇损耗
  • 8篇锂离子
  • 8篇锂离子电池
  • 8篇离子
  • 8篇离子电池
  • 8篇绝缘栅双极型...
  • 7篇电器
  • 7篇功率模块
  • 7篇光伏
  • 6篇电平

机构

  • 93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天津电子信息...
  • 3篇天水二一三电...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建筑第八...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保定天威保变...
  • 1篇北京航天动力...
  • 1篇国网天津市电...
  • 1篇杭申集团有限...
  • 1篇国网冀北电力...
  • 1篇国网河北邯郸...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作者

  • 53篇李志刚
  • 25篇姚芳
  • 19篇李文华
  • 13篇黄凯
  • 8篇王少杰
  • 7篇梅霜
  • 6篇张强
  • 6篇李雄
  • 4篇张菲菲
  • 4篇张亚玲
  • 4篇胡洋
  • 4篇孔梅娟
  • 4篇邵丹
  • 3篇刘帼巾
  • 3篇崔玉龙
  • 3篇赵靖英
  • 3篇陈盛华
  • 3篇程亚平
  • 3篇张林林
  • 3篇孟喆

传媒

  • 10篇电工技术学报
  • 6篇电器与能效管...
  • 5篇太阳能学报
  • 4篇电力电子技术
  • 4篇电源技术
  • 4篇电气传动
  • 4篇河北工业大学...
  • 4篇现代电子技术
  • 3篇电子技术应用
  • 3篇计算机仿真
  • 3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半导体技术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工电能新技...
  • 2篇电网技术
  • 2篇电子器件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3篇2019
  • 11篇2018
  • 24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GBT键合线脱落故障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IGBT功率模块的可靠性是现今关注的重点,键合线脱落故障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故障的发生会致使模块相关的特征参量发生变化,如通断过程中,模块的栅极电压米勒平台和栅极阈值电压。通过实验模拟了不同程度的键合线脱落故障,并分析了随着键合线故障程度的加深,栅极电压米勒平台和阈值电压的变化情况,为IGBT的状态监测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孔梅娟李志刚赵旺旺
关键词:可靠性
变电站10kV开关机械转运小车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23年
在对变电站10kV线路的开关进行停电检修或者试验时需要运维人员使用转运小车将其转移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工作。传统意义上的转运小车在结构设计上仍存在着缺陷和明显不足,运维人员在操作转运小车的过程中视线不好,操作不方便,导致工作效率低。对现有的开关转运小车进行改进,在10kV开关转运小车上设计一个潜望镜。现有的开关转运小车在将开关转运至开关柜时需要2个人配合操作,耗时约2min,改进之后的转运小车只需要1个人,约30s就可以完成操作,工作效率提高了将近8倍,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保障了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人身及设备安全,还提高了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可以在现有的转运小车上进行改进,成本低,可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李雄张强李志刚朱容
关键词:变电站潜望镜
考虑迟滞效应影响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特性建模被引量:16
2017年
论文以三元锂离子电池为实验对象,在利用线性粒子群优化算法对4种典型的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进行参数辨识的基础上,比较了这4种模型的复杂度和精度。4种模型中,开路电压均取自标准脉冲实验的主迟滞回线的充电开路电压值和放电开路电压值的平均值。对4种典型模型预测结果误差进行分析,证明了电池极化过程引起的迟滞效应是造成预测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即构造分段线性迟滞电压函数,修正平均开路电压值和荷电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减小迟滞效应引起的预测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多种等效电路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能够有效提高各等效电路模型的预测精度。
黄凯郭永芳李志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
风电机组功率模型参数辨识及风资源利用率评估被引量:9
2020年
基于风电机组功率特性五参数模型,引入灰狼优化算法和网格聚类算法辨识模型参数,实现风电机组功率特性的准确、快速建模。基于实际功率特性和风速分布特征,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建立各风速段的风资源利用率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提出计及不确定性的风电机组风资源利用率置信区间表征及估计方法。算例分析验证了风电机组功率模型参数辨识及风资源利用率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刘明宇姚芳李志刚张彧硕刘宁黄凯
关键词:风电机组参数辨识聚类算法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的通用控制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针对现有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拓扑结构繁多、控制策略通用性差的问题,此处提出了一种MMC拓扑的通用控制方法。首先针对MMC的典型拓扑结构进行了拓扑分析并分类,典型拓扑包括MMC、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MMC)和六角形模块化多电平AC/AC换流器(Hexverter)。然后通过基于状态空间表示的电流控制和支路能量平衡控制两部分阐述该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针对支路能量平衡问题,此处提出了一种使附加电流应力最小化的优化方法。最后以MMMC为例,通过仿真分析和所搭建的低压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通,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通用控制策略的不同解决方案均能有效平衡支路功率,实现控制需求。
熊盛涛刘振兴廖雪超李群桥
关键词:矩阵变换器
一种改进型MPPT控制的光伏发电及其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方程是光伏发电理论研究的基础,首先建立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然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在传统电导增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MPPT算法,经过验证此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跟踪速度和精度,而且可以较好的抑制系统在最大功率处的波动.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公网系统提供电压支撑,所以可以采用P-Q控制方式的逆变器使其输出恒定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整个控制系统包括3个环节,分别是MPPT环、并网逆变器的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MPPT环可与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相互独立,即升压电路与逆变电路分别由2个控制器独立完成.
李文华范新涛贾玉雯
关键词:光伏电池MPPT算法并网逆变器
IGBT模块电气参数测试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不同集电极电流及开关频率下的开关过程设计并搭建了IGBT电气参数测试系统。试验测录了IGBT模块在开关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对电压、电流波形进行数据处理,得到IGBT模块的开关时间和开关损耗;根据对IGBT模块的开关损耗进行分析,得到IGBT模块的开关损耗在随着集电极电流和开关频率变化的规律。
梅霜李志刚姚芳张亚玲
关键词:IGBT模块开通时间关断时间关断损耗
动力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综述被引量:18
2018年
电池荷电状态(SOC)是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参数,然而SOC无法直接测量,且受应用环境、老化程度、自放电、电流倍率等因素影响,因此SOC估计尤其是在线估计是锂电池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现有各种SOC估计算法进行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总结了各种参考SOC的获取方法和应用场合,并且针对在线SOC估计方法给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黄凯郭永芳李志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SOC
变电站电磁干扰预测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研究变电站开关操作时的电磁干扰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首先,针对500k V超高压变电站隔离开关切合高压空载母线操作瞬态进行仿真研究,利用ATP软件建立了空气绝缘变电站隔离开关切合空母操作瞬态的电磁仿真模型,并对电磁干扰在空载母线端点处产生的瞬态过电压、过电流进行分析,其仿真结果与实测吻合;其次,将改进多变量灰预测建模理论引入了变电站电磁干扰环境问题的研究,建立用于电磁干扰数据预测的多变量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达到了预期要求,证明将多变量灰预测建模理论应用于电磁干扰预测分析是可行的。
张惠娟韩叶凌跃胜唐晓辉黄凯李嘉龙
关键词:变电站电磁干扰开关操作空载母线
一种IGBT热阻测试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不仅会影响到其工作的可靠性,还会对其周围的电路产生影响,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温升和热阻测量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利用直接测量结温法测量IGBT热阻的原理,介绍了热阻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成及测试流程,并测试了模块在不同功率下的热阻值,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热阻测试系统具有测量简单、对不同运行条件适应性强、测量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测量IGBT温升及热阻的一种方法.
张亚玲李志刚姚芳黄欢
关键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热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