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80062)
-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均更多>>
-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重建批判之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选择被引量:7
- 2014年
- 高等教育研究发源于批判,批判是高教研究的题中之义、重要职能,是高教研究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当今中国高教研究中批判的极度缺失,严重弱化了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阻碍了高教研究的进步。重建批判之维是中国高教研究的理性选择。政策批判、理论批判、校本批判是批判的三种类型,也是重建批判之维的三个方向。当前要重新定位大学高教研究机构服务本校的职能。
- 李均陈露
-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
- 历代大学校长“级别”考被引量:2
- 2011年
- 历代大学校长一脉相传,都属于有较高"级别"的"朝廷命官"。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大学虽然未设专门的校长,但代行校长之职的官员已具有一定的级别。西晋专设国子祭酒后,其级别总体上呈现由高向低的趋势:西晋、东晋和南朝为正三品,隋唐为从三品;唐代以后各朝国子祭酒,除元代为从三品外,宋、明、清诸代皆为从四品。历代大学校长级别是由大学政治地位决定的。唐代以后,大学校长级别的不断下降,是科举时代大学政治地位不断下降趋势的直接反映。
- 李均
- 关键词:大学校长
- 重建诗化教育学被引量:4
- 2013年
- "诗化"是当代人文学科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趋势。哲学等人文学科通过与文学、诗学的联姻,借助诗化语言,追求诗意境界,走出科学主义的窠臼,达到与生活世界乃至生命的融通。在历史上,教育学也曾有过"诗化"形态,但随着近代教育学科学化进程的加快,诗化教育学迅速衰微。重建诗化教育学的实质是当代教育学的语言学转向,它不仅能推动教育学语言表达与认识论的变革,使其更加接近真实的教育生活世界,而且能引导教育逐步摆脱工具主义价值观的羁绊,走向诗化的理想境界。
- 李均
- 关键词:教育学诗化
- 抗战时期香港大学与内地大学互助史略被引量:2
- 2013年
- 1938年广州沦陷后,私立岭南大学被迫停办,毗邻的香港大学欣然同意岭大借其校舍复课,并提供了一系列无私帮助。三年后,香港沦陷,大批香港大学学生逃往内地。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十多所内地大学竞相伸出援手,接纳港大学生借读。在烽火连年、动荡不安的抗战岁月,两地大学之间的真情互助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各自的办学实力,加强了两地高校的合作和感情,谱写了世界战争史上跨区域校际互助的光辉篇章。
- 李均
- 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65年:嬗变与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道路曲折坎坷,历经"奠基期"、"探索期"、"破坏期"、"重建期"、"变革期"、"繁荣期"等六个阶段。其形成机制复杂,影响因素至少包括政治导向、经济驱动、文化冲突、国际借鉴、领导意志以及高等教育自身诉求等相互交织的多个方面。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建设成就巨大,体现为"三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引领性。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存在问题也比较明显,体现为"五重五轻":重决策,轻落实;重眼前,轻长远;重指标,轻内涵;重改革创新,轻继承发展;重政治经济导向,轻教育内在规律。
- 李均
- 关键词:高等教育政策嬗变
- CEPA签署以来粤港大学校际合作的新进展——基于对中山大学等六校的调研被引量:4
- 2011年
- CEPA实施以来,粤港大学校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人才培养合作从单一到多元、科学研究合作从形式到实质、学术交流互动从稀疏到频繁、合作机制建设从无为到有为。但在合作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欧美、轻港澳;重设想、轻落实;重数量、轻质量;重技术、轻理念等问题。未来应该通过创建"教育CEPA"等举措,形成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长效机制。
- 李均
- 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基于学科政策与学科历史的视角被引量:35
- 2011年
- 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是两个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道统",不同的发展路线。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在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上有不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也有差异,已基本具备成为一级学科的条件。创建一级学科有利于化解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危机",推动高等教育学走向成熟,使其在未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和创建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李均
-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教育学一级学科
- 作为开放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基于七个人文社会学科权威刊物的引文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高等教育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学科。开放性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提升了高等教育学服务实践的力度,提高了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开放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无节制、无原则、单向索取式开放会威胁学科生存、弱化学科创造能力。高等教育学应追求建构性、批判性、互惠性的开放,坚守学科的独立地位,通过整合功能的建设,探寻可进行超学科整合的"认知图式",实现多学科理论知识的"高教化建构"。
- 李均谢丽舟
-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