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9140A18060409QT0202)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津吴超云高琪于戈康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兵器工业第59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镁合金
  • 3篇合金
  • 2篇硅烷
  • 2篇表面处理
  • 1篇电泳
  • 1篇热压缩
  • 1篇热压缩变形
  • 1篇阻抗
  • 1篇稀土
  • 1篇稀土镁
  • 1篇稀土镁合金
  • 1篇膜层
  • 1篇耐腐蚀
  • 1篇耐腐蚀性
  • 1篇耐蚀
  • 1篇耐蚀性
  • 1篇金属
  • 1篇金属表面
  • 1篇交流阻抗
  • 1篇防护处理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3篇吴超云
  • 3篇张津
  • 1篇舒大禹
  • 1篇赵祖德
  • 1篇康凤
  • 1篇高琪
  • 1篇于戈

传媒

  • 1篇表面技术
  • 1篇稀有金属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g-10Gd-2Y-0.6Zr合金热压缩变形与其微观组织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热压缩模拟试验,对Mg-10Gd-2Y-0.6Zr镁合金在350~450℃,变形程度为40%,变形速率在0.001~0.5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金相分析,对显微组织中的第二相进行了扫描能谱成分分析,对变形后试样的硬度进行了测试,根据热加工动态回复再结晶的特点和稀土合金相的作用,分析了该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压缩变形温度和速率对合金硬度值总的影响不大,但在相同温度下,有速率越大硬度越大的趋势;该合金在350℃,400℃时变形速率为0.1s-1时晶粒异常粗大,在400℃变形速率大于0.5s-1或变形温度450℃,变形速率为0.1s-1下进行热压缩,该合金可以得到组织结构均匀和热塑性成型良好的匹配。
张津于戈吴超云赵祖德舒大禹康凤
关键词:稀土镁合金热压缩变形
金属表面硅烷防护膜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9年
硅烷处理技术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所得膜层与金属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且防腐蚀性能与铬酸盐转化膜相当。因此,在众多铬酸盐替代技术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全面综述了硅烷膜层的防护机制、硅烷处理工艺以及不同金属基体表面硅烷膜层的研究进展。由综述分析可知:硅烷与金属表面的结合主要为化学键结合;文献中多采用浸渍的方法直接在金属表面形成硅烷膜层,而对于电沉积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硅烷膜层的自愈性能主要是通过添加稀土实现的。根据综述分析的结果,指出了当前硅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方向。
吴超云张津
关键词:硅烷膜层金属表面处理耐蚀性
氨基硅烷化对AZ31B镁合金阴极电泳涂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阴极电泳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沉积防腐保护涂层,研究了KH460水溶性氨基硅烷预处理对阴极电泳涂层与基体镁合金的结合力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了镁合金表面硅烷膜层形貌,并通过极化曲线测试评价了膜层耐腐蚀性能。采用NMP测试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分别评价了电泳涂层的抗溶胀能力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硅烷膜层在镁合金表面非常薄呈透明状,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经硅烷预处理后可以大大提高镁合金阴极电泳涂层的结合力,NMP溶液浸泡170 h后涂层依然完整;无硅烷预处理试样则浸泡14 min之后,涂层完全脱落。此外,硅烷预处理也可极大地改善电泳涂层阻抗性能,涂层在5%NaC l溶液浸泡616 h后,低频阻抗值高达1×109Ω,比未预处理试样的阻抗高3个数量级,涂层仍然具有良好的阻挡腐蚀电解液渗透的能力,耐腐蚀性能优异。
吴超云张津高琪
关键词:镁合金硅烷电泳交流阻抗耐腐蚀性
中国镁合金表面腐蚀防护处理专利研究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电磁屏蔽等优点,特别适合在汽车、摩托车、3C产品、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有关镁合金腐蚀防护中国专利的分析研究,论述了镁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发现镁合金表面防护技术专利分布...
张津吴超云
关键词:镁合金表面处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