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部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 作品数:7 被引量:291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杨帆 李荣 崔勇 段英华 包耀贤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我国南方秸秆还田的培肥增产效应 被引量:49 2011年 分别在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和江苏布置定位试验2年,研究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的培肥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2年来,各试验区域土壤结构疏松,肥力提高,产量增加。总体表现为:土壤容重平均下降2.69%;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平均增加6.20%、4.45%、3.68%、6.21%、3.48%、8.42%和4.20%;pH值变化不明显;作物平均增产7.5%(2.2%~18.5%),增幅为水稻(7.2%)<油菜(8.1%)<小麦(11.9%),增产效应均为第1年最明显,且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延续而减缓。在我国应更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 杨帆 李荣 崔勇 包耀贤 段英华关键词: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 土壤培肥 增产效应 闽东南沿海冬季蚕豆菜肥两用技术 被引量:2 2013年 福建省冬季蚕豆具有比其他省份早熟、早上市等优势,每667m^2可增收800—1500元,同时,茎叶残体还田作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效果显著。 黄功标关键词:蚕豆 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早熟 稻草还田腐熟与化肥配施对晚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稻草还田腐熟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水稻生长的经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影响,稻草还田腐熟后提供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可以减施化肥用量。试验中与无稻草还田常规施肥相比,稻草还田腐熟,以氮磷肥用量减少10%,钾肥用量减少10%~20%为宜,可使当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2 g/kg,提高0.3%~0.6%,而产量、产值和纯收益无明显差异。 丛艳静 朱玲玲 黄功标关键词:土壤理化性状 安陆市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对安陆市2011年农作物和畜禽生产等情况的统计,结合有机肥资源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安陆市有机肥资源总量为232.16万t,有机肥资源比较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利用,针对目前有机肥资源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安陆市的有机肥资源利用对策,以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记安 刘丹 费华萍 邹明召 熊渠 王伟刚 刘宇鹏关键词:有机肥料 南方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综合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5 2012年 以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西等省94个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基础,运用数值化理论综合评价我国南方地区秸秆还田的土壤肥力变化和培肥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和作物产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但SFI整体以中等水平的三等地(该等级土地面积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69.1%)和较低水平的四等地(占21.3%)为主;秸秆还田后,SFI和产量较秸秆不还田平均提高了6.8%和4.4%;水稻产量与SF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FI可真实反映研究区土壤肥力综合水平.在当前农艺水平下,秸秆还田是有效提高我国南方地区土壤综合肥力的重要举措,应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腐熟. 杨帆 董燕 徐明岗 包耀贤关键词: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增产效应 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57 2010年 通过对全国30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调研,分析了2008年农作物秸秆、绿肥、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商品有机肥和农家肥(包括沼肥)5类有机肥的数量和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作物秸秆被还田或以其它方式利用,但秸秆焚烧量仍达到秸秆资源量的15%;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的绿肥主要用来压青还田,培肥地力,而北方和西北地区种植的绿肥主要用作饲料;我国的畜禽粪便资源主要以猪粪、牛粪和鸡粪为主,粪便未利用的养殖场中,养猪场比例最高,占总养猪场数的23.9%;我国商品有机肥企业的产品主要是有机肥,其次是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生物有机肥,其中,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开工率仅为50%左右,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我国农家肥的资源总量为199 426万t,其中有76.2%被利用,但沼肥的利用量仅占其资源量的40.8%。根据以上有机肥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利用有机肥的建议。 杨帆 李荣 崔勇 段英华关键词:有机肥 资源量 秸秆腐熟剂处理稻草还田对莴苣减量化施肥的效果初探 被引量:4 2014年 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推广稻草还田腐熟技术。结合机收,采用秸秆腐熟剂使稻草就地还田,开展莴苣减量化施肥的最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无稻草还田相比,应用秸秆腐熟剂处理稻草还田腐熟后,配施适量化肥,莴苣产量可增加833.40~1633.35 kg · hm-2,增长1.42%~2.79%,株高增高、茎粗增粗;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当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2~0.5 g.kg -1,提高0.65%~1.61%。其中,处理3(稻草还田+腐熟剂+氮磷肥各减10%,钾肥减20%)产量最高,为60000.30 kg · hm -2,比处理1增长2.79%。处理2(稻草还田+腐熟剂+氮磷肥各减10%,钾肥减10%)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31.5 g · kg -1,提高1.61%;有效磷含量最高,为98.3 mg · kg -1,增长12.6%。处理3碱解氮含量最高,为120 mg · kg -1,增长3.45%。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量4500 kg · hm -2,氮、磷肥用量减少10%,钾肥用量减少10%~20%处理为宜。 丛艳静 朱玲玲 陈秀莲 邓文财 魏晓琼关键词:稻草还田 秸秆腐熟剂 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