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A18)
- 作品数:56 被引量:323H指数:8
- 相关作者:郭万柱杨克礼梁望旺徐涤平刘泽文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猪瘟病毒急性感染后病毒载量的动态分布规律研究
- 针对猪瘟病毒(CSFV)和猪看家基因(ACTB)分别设计了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建立了一套特异强、灵敏度高的CSFV相对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对CSFV SM株感染的16头60日龄长白猪体内各主要组织器官...
- 刘俊王琴范学政徐璐汤波陈蕾黄伟
- 关键词:CSFV病毒载量FQ-PCR
- 文献传递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BKM2株ORF5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临床分离株(HBKM2)的ORF5全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分析,根据ORF5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扩增了截去N端信号肽序列的ORF5(nsORF5),并将其克隆到pGEX-K...
- 梁望旺伍锐杨克礼刘泽文熊忠良段正赢邓均华徐涤平
- 关键词:原核表达
- 文献传递
- Asia Ⅰ口蹄疫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单抗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08年
- 制备AsiaI口蹄疫病毒vp2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了单抗竞争ELISA方法。用纯化的AsiaI型口蹄疫病毒vp2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分别用ELISA、Western blotting检测mAb腹水的效价及其特异性。筛选到杂交瘤细胞2株,腹水效价均在100×29以上;以纯化后的AsiaI型口蹄疫病毒vp2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利用AsiaI型口蹄疫病毒vp2单抗酶标物建立了竞争ELISA方法用来检测AsiaI型口蹄疫抗体。临床应用表明,该方法与UBI公司的口蹄疫全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总符合率达89.0%,和荷兰赛迪公司的口蹄疫病毒LP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总符合率达86.5%。
- 向敏张克山卢顺蔡利军罗勇张建民何华王勤刚吴斌
- 关键词:口蹄疫单抗竞争ELISA单克隆抗体VP2蛋白
- 带BAC质粒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体外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技术以伪狂犬病病毒(PRV)弱毒疫苗株Bartha K61株的部分TK基因作为同源重组序列,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作为筛选标记,构建了带LoxP位点的pUCTKAB-EGFP质粒,将pBeloBACII线性化后插入到pUCTKAB-EGFP中构建了转移载体pUCTK-EGFP-BACII。将PRV基因组和转移载体共转染Vero细胞,利用同源重组在Bartha K61株的TK基因中插入了BAC质粒和绿色荧光蛋白筛选标记,经过11轮噬斑纯化和鉴定证实获得了带BAC质粒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v-PRVBAC。通过噬斑试验和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对重组伪狂犬病毒rv-PRVBAC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带有BAC质粒及筛选标记的重组病毒rv-PRVBAC在体外细胞培养中的增殖速度与亲本毒Bartha K61株相比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大的基因片段的插入没有影响重组病毒在体外的繁殖速度。重组病毒rv-PRVBAC在Vero细胞上盲传18代,其绿色荧光蛋白仍能够稳定表达,通过PCR鉴定可以检测到插入的外源片段和插入位点两侧的病毒基因序列,表明所获得的重组病毒rv-PRVBAC得到了稳定遗传。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带BAC质粒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v-PRVBAC,为进一步开展PRV的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 彭金美王瑜田志军周艳君陈瑾安同庆童光志
-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BAC重组病毒
- 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双拷贝VP1基因的串联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6
- 2009年
- 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含有T细胞和B细胞表位,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作者将亚洲Ⅰ型FMDV VP1基因首尾串联构建双拷贝的VP1基因(2VP1),实现双拷贝VP1基因的原核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GST2VP1)经Sephadex-G200分子筛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证实其有反应原性,动物试验表明重组蛋白在加强免疫后能够产生和灭活疫苗相当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本试验结果为亚洲Ⅰ型FMDV免疫原性研究及GST2VP1蛋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 张克山向敏吴斌王勤刚陈焕春
- 关键词:免疫原性
- 我国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建议被引量:76
- 2011年
- 为了解当前我国猪瘟流行现状,收集整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归纳出我国猪瘟临床特征是以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以及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急性猪瘟病例较少;流行特点是点状散发流行,季节性不明显,持续感染、隐性感染、混合感染和免疫失败现象普遍存在。根据其流行现状,提出降低其发生几率的五点防控措施建议:实行种猪群净化措施、加强免疫监测、加强病原监测、发展规模化养殖和开展野猪猪瘟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 姚文生范学政王琴宁宜宝
- 关键词:猪瘟防控措施
- 多重PCR诊断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圆环病毒Ⅱ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等3种病毒基因序列,对各病毒基因区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PPV VP2、PRVgB、PCV2ORF1基因的保守区为各病毒的诊断靶序列。在建立各病毒单重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三种病毒的多重PCR技术。用78份临床病料对本研究多重PCR技术和单重PCR技术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总符合率为97.4%以上。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为PPV、PRV和PCV2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 刘洋李俊时建立孙文博徐绍建吴家强李坤于江王金宝周顺
- 关键词:PPVPRVPCV2
- 猪巨细胞病毒SC株DNA聚合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为克隆出猪巨细胞病毒SC株DNA聚合酶(DPOL)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根据GenBank中的DPOL基因序列(AF268040)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法扩增出猪巨细胞病毒SC株DPOL基因,将其克隆到T载体,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结果表明,猪巨细胞病毒DPOL基因全长3 024bp,为一个完整ORF,共编码1 008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系统进化树表明猪巨细胞病毒与人疱疹病毒6型和7型关系最近;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推导出该蛋白的基本性质,并预测出高级结构。成功地进行了猪巨细胞病毒SC株DPOL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今后此基因生物学功能和猪巨细胞病毒复制机理的研究以及病毒系统分类工作提供了参考。
- 王燕群徐志文郭万柱朱玲梅淼
- 关键词:DNA聚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一株隐性高致病PRRSV的检出及其分离鉴定
- 在对东北某猪场新引入的处于隔离期的种公猪群进行PRRSV、CSFV及PRV的本底调查时,应用鉴别RT-PCR从一头表观正常的种公猪体内检测到高致病性PRRSV,分离此株病毒并对其重要结构蛋白基因GP5进行克隆测序、系统进...
- 郝建伟史子学曲会涂长春
- 关键词:RT-PCR
- 文献传递
- 猪瘟疫苗免疫反应低下猪CD3+CD4+和CD4+CD25+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分析猪瘟疫苗免疫反应低下猪CD3+CD4+和CD4+CD25+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将接种过猪瘟疫苗的种母猪经ELISA和血清中和试验检测筛选出38头猪瘟病毒(CSFV)抗体阴性猪。从中挑选15头作为研究对象,以15头抗体阳...
- 王惟付明山郑海英李芳萍涂长春
- 关键词:猪瘟病毒外周血淋巴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