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WSJ1107)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张鹏闵晓晖王家骐饶志涛王树青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入路
  • 1篇微创
  • 1篇微创入路
  • 1篇微创性
  • 1篇颈骨
  • 1篇颈骨折
  • 1篇老年
  • 1篇老年股骨
  • 1篇老年股骨颈骨...
  • 1篇后外侧
  • 1篇假体
  • 1篇骨折
  • 1篇股骨
  • 1篇股骨颈
  • 1篇股骨颈骨折
  • 1篇关节
  • 1篇关节成形术
  • 1篇成形术

机构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梅炯
  • 1篇王树青
  • 1篇饶志涛
  • 1篇王家骐
  • 1篇闵晓晖
  • 1篇张鹏

传媒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对比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26例,女44例;年龄67-95岁,平均78.3岁。新鲜股骨颈骨折6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8例(伤后2-4个月),均为GardenⅢ、Ⅳ型。所有手术均由同-手术组完成。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传统后外侧人路组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假体的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28周,平均16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围术期失血量、输注血制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两组患者均可下地负重行走。两组Charnley髋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可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和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
饶志涛王树青王家骐闵晓晖张鹏梅炯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微创性关节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