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69001) 作品数:10 被引量:127 H指数:8 相关作者: 陈大洲 肖叶青 皮勇华 罗世友 胡兰香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普通野生稻东乡群体等位酶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2004年 利用普通野生稻东乡群体苗期幼叶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采自异位种质圃内 9个小群体的材料进行研究。选取 12种酶系统进行等位酶分析 ,共获得 2 1个等位酶位点。对这 2 1个位点等位基因的统计分析表明 :普通野生稻东乡群体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P =2 3 3% ,等位基因平均数为A =1 16 6 ,观察杂合度为Ho=0 14 8,预期杂合度为He=0 0 89,固定指数F =- 0 6 6 0 ,基因分化系数GST=0 0 15。以上数据表明 :普通野生稻东乡群体偏离Hardy Weinberg平衡 ,小群间的遗传分化很小 ,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小群体内的单株间。 李桂花 黎国喜 黄英金 陈大洲 张衍荣 曹健关键词:普通野生稻 等位酶 小群体 东乡野生稻后代近等基因系苗期耐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003年 对34个近等基因系的苗期耐冷性作了研究和评价,鉴定出4个品系具有耐冻性,可作为水稻抗冷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并认为这种抗冷力来自于东乡野生稻。对近等基因系强耐冷性品系的耐冷强度进行了讨论。 陈大洲 肖叶青 皮勇华 胡兰香 俞美娇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近等基因系 苗期 耐冷性 江西东乡野生稻的濒危现状调查 被引量:4 2000年 东乡野生稻是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28°14′N,116°36′E),1978~1982年间,东乡共发现有3处9个群落.20多年后,人为的干扰和生境的破坏已导致6个群落灭绝,除保护2个群落外,1个群落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2000年9、10月普查期间又新发现2处(九石塘和胜塘)各1个群落.阐述了东乡野生稻濒危现状,探讨了致濒原因,提出了加强保护东乡普通野生稻的对策. 陈大洲 肖叶青关键词:普通野生稻 东乡野生稻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29 2002年 从多角度对东乡野生稻的研究和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陈大洲 陈泰林 邹宏海 肖叶青 皮勇华 袁飞龙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水稻苗期耐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06年 就我国水稻苗期耐冷性的鉴定与评价、遗传、分子标记和育种与选择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水稻的耐冷性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罗世友 刘红安 邬文昌 幸胜平 肖叶青 陈大洲关键词:水稻 苗期 耐冷性 东乡野生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2003年 以强耐冷优异种质资源———东乡野生稻为骨干亲本 ,采用“双重”低温加压筛选法对粳稻耐冷性进行遗传改良 ,取得了良好效果 ,育成的 491 3— 1粳稻品种 (品系 )其耐冷水平 ,在苗期 (二叶一心 )冰箱 0℃处理48h,完好无损 ;在南昌自然条件下越冬再生 3年 ,通过生产示范 ,产量、品质和抗性都得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并且育成了粳型三系不育系和两用系不育系 ,可以在南昌越冬 ,可望实现杂种优势固定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陈大洲 肖叶青 皮勇华 邬文昌 胡兰香 罗世友 谢金水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粳稻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19 2003年 利用SSLP标记对东乡野生稻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在 14对SSLP标记引物中 ,12对引物扩增的产物呈现多态 ,多态性探针百分率为 85 .71% ,共扩增出 70条多态性带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带 5 .83条 ,表明东乡野生稻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东乡野生稻 9个居群内及居群间存在一些差异较大的材料 ,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同或遗传距离很小的材料 ;居群内平均遗传距离为 0 .2 3~ 0 .4 7,居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 .4 0~ 0 .5 5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略大于居群内的遗传距离 ,为此 ,必须对东乡野生稻现有居群进行严格的保护。 谢建坤 陈大洲 肖叶青 罗世友 郑康乐 庄杰云关键词:微卫星标记分析 东乡野生稻 东乡野生稻核基因组SSLP分析 被引量:10 2002年 利用SSLP标记对东乡野生稻进行了多态性分析 ,结果表明 :在 1 4对SSLP标记引物中 ,1 2对引物扩增的产物产生多态 ,总共扩增出了 70条多态性带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 5.8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取自同一居群的部分材料遗传差异较小 ,甚至有些材料完全相同 ,但也有些材料遗传差异较大 ,不同程度地分布在各个类群组。这些结果表明“东野”9个居群的天然小群体可能就是一个大的群落。阐述了对“东野”原生地现有居群进行保护的紧迫性。 谢建坤 陈庆隆 肖叶青 陈大洲 邱兵余 万勇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核基因组 微卫星标记 Genetic Diversity of Dongxiang Wild Rice(Oryza rufipogon Griff.)Detected by SSLP Markers 被引量:4 2003年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Dongxiang wild rice population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14 SSR primer pairs. Twelve of the primer pairs amplified polymorphic bands. A total of 70 polymorphic DNA bands were generated with average 5. 83 polymorphic bands per primer pair, indicating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Dongxiang wild rice was high.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highly variant individuals within and among populations, while others were highly similar to each other. The within-population genetic distances were 0. 23 - 0.47, being smaller than 0.40 - 0.55 of among-population. Strict management must be take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Dongxiang wild rice. XIEJian-kun CHENDa-zhou XIAOYe-qing LUOShi-you ZHENGKang-le ZHUANGJie-yun东乡野生稻等位酶位点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002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东乡野生稻 9个天然小群体进行了 15个等位酶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东乡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9个小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 (P)为 2 8.2 % ,等位基因平均数 (A)为 1.30 6 ,预期杂合度 (He)为 0 .2 34;小群体间的分化程度不高 ,基因分化系数 (Gst)为 0 .0 12 ,等位酶测定的总变异中 ,1.2 %来自小群体间 ,其余的变异 (98.8% )来自小群体内。 黄英金 李桂花 陈大洲 石庆华 肖玉峰 王锋尖 余丽琴 肖叶青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等位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