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09Z0035)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毛勇周佳许传志李燕李晓梅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少数民族
  • 3篇农村
  • 3篇民族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民
  • 2篇贫困
  • 2篇贫困山区
  • 2篇村居
  • 1篇多水平模型
  • 1篇山区农民
  • 1篇卫生服务
  • 1篇卫生服务利用
  • 1篇卫生机构
  • 1篇慢性病
  • 1篇慢性病患病
  • 1篇就诊
  • 1篇就诊率
  • 1篇就诊情况
  • 1篇患病
  • 1篇患病情况

机构

  • 3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周佳
  • 4篇毛勇
  • 3篇许传志
  • 1篇韦焘
  • 1篇罗家洪
  • 1篇陈龙
  • 1篇祁秉先
  • 1篇李晓梅
  • 1篇李燕

传媒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泸水县不同民族农村居民行为和自评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泸水县各民族农村居民的行为方式、自评健康状况,为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现场问卷调查随机抽取的泸水县246户农村居民。[结果]调查对象吸烟率为45.9%,男性吸烟者的烟龄平均为21.24±9.36年,日均吸烟量为16±5支;饮酒率为30.5%,男性饮酒者的酒龄为16.89±9.51年,日均饮酒量为250ml。男性吸烟率、饮酒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01)。傈僳族男性农民的饮酒量高于白族(P=0.005)。调查对象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自评健康状况较好。[结论]村民普遍存在吸烟、饮酒的行为,傈僳族男性农民更加突出,积极的健康观尚未广泛形成,应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
周佳毛勇许传志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民
泸水县贫困山区农民就诊情况及其对基层卫生机构的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边境贫困山区农民就诊情况及当地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探讨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提高农民就诊率的办法.方法2007年10月,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入户问卷调查分层随机抽取的泸水县贫困山区246户农村居民.结果调查对象患病时的医院就诊率为65.4%,其中,傈僳族农民患病时的医院就诊率高于汉族(P=0.006).山区农民患病时多数喜欢选择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就诊,认为村卫生室、乡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一般,县级医院服务质量较好.结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为村民就医提供了便利,但现有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距村民的期望值尚有差距,政府要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网建设,尤其要加大对网底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周佳毛勇许传志
关键词:贫困山区农民就诊率卫生机构
泸水县贫困山区农村居民患病情况及其疾病负担的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调查贫困山区农民的医疗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评价疾病负担程度,探讨导致家庭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因素。[方法]2007年10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入户问卷调查分层随机抽取的泸水县246户1163名山区农民。[结果]山区农村1163名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年住院率分别为21.9%、20.0%、11.7%,均高于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全国农村水平(P﹤0.05)。246个山区家庭年支出医疗费用平均为700元,户主自评最近1年家庭疾病负担重的占48.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导致家庭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年住院人次、两周就诊人次。[结论]贫困山区健康需要量较高,"看病难"虽有缓解,"看病贵"仍然突出,应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毛勇周佳许传志罗家洪李晓梅李燕
关键词: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卫生服务利用疾病负担
泸水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普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下泸水县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8月,问卷调查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的泸水县2 131名农村居民患病情况.以山区为组群水平解释变量,老年(≥60岁)为个体水平随机斜率变量,其他个体背景变量为固定斜率变量拟合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泸水县2 131名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9.3‰(95%CI 67.8‰~90.8‰),低于2008年全国四类农村水平(119.6‰,P<0.05),与2007年当地1 163名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86.0‰,P>0.05)基本持平;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变化趋势与全国四类农村相似;患病率排名前五位的慢性病是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胃炎、胆囊疾病和冠心病.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山区与老年之间有跨层交互作用(P<0.05);性别对慢性病患病有正效应(OR=1.675 5,95%CI 1.063 0~2.640 6);以未婚为参照,在婚(OR=7.389 1,95%CI 3.162 3~17.255 0)、离婚或丧偶(OR=14.068 0,95%CI 4.976 9~40.366 5)对慢性病患病也有正效应.结论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改变居民不良行为方式、改善山区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等措施有助于人群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毛勇周佳陈龙韦焘祁秉先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居民慢性病多水平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