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5093) 作品数:9 被引量:69 H指数:5 相关作者: 龚卫国 李伟红 唐述 李正浩 杜兴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大学 教育部 巴蜀中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稀疏平滑特性的多正则化约束图像盲复原方法 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实现对线性空间不变的模糊图像的盲复原,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性和平滑特性的多正则化约束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首先,根据自然图像边缘的稀疏特性,运用了一种权重的全变差范数(weighted total variation norm,简称WTV-norm)对复原图像进行正则化约束;然后,从运动模糊的点扩散函数(motion point spread function,简称MPSF)的特性出发,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多种模糊情况的多正则化约束;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量分裂(modified variable splitting,简称MVS)方法来得到清晰的复原图像,同时准确地估计出相应的模糊退化函数.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复原多种不同类型的模糊(例如运动模糊、高斯模糊、均匀模糊、圆盘模糊).与近几年提出来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主观的视觉效果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进,而且客观的信噪比增量也增加了1.20dB^4.22dB. 唐述 龚卫国 仲建华关键词:图像盲复原 基于色彩和纹理特征融合的模糊人脸识别方法(英文) 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纹理特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然而纹理特征依赖于图像的高频细节信息,当图像出现模糊时,单纯利用纹理特征的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会急剧下降。为了克服纹理特征的在模糊人脸识别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彩特征和纹理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首先参照人类的对立色感知机制提取人脸的色彩特征;然后,将该色彩特征和纹理特征分别用于识别分类;最后,将二者的识别相似度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该色彩特征描述了图像的低频信息,其对图像模糊不敏感,并且与描述图像高频信息的纹理特征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在FERET和AR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融合色彩特征和纹理特征有效地提高了模糊人脸的识别精度。 杜兴 张荣庆关键词:人脸识别 模糊图像 纹理特征 信息融合 单样本快速人脸不变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人脸特征描述(FFD,fast facial descriptor)算法和基于权重的人脸图像相似度分数匹配策略,以解决加速鲁棒性特征(SURF,speed up robust features)在描述单样本人脸特征时出现的特征点分布不均匀和光照变化鲁棒性差的问题。首先通过重构积分图来增加位于细长边缘的特征点的数量;为了减少冗余特征,提出两幅训练图像对应特征点间的区别度概念,对训练样本中的特征点进行稀疏化;然后,根据人脸各区域对识别结果贡献度的不同对人脸各区域赋予不同权重,并根据加权计算人脸图像的相似度分数得出识别结果。在AR、Yale B和CMU PIE标准人脸数据库及真实身份证人脸库上进行了单样本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具有光照、遮挡和表情变化的单样本人脸识别有很好的鲁棒性,耗时仅为0.042s;与目前典型的特征描述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识别率最高可提升65%;虽然真实身份证人脸库中人脸图像受实际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但本文方法也可提高30%的识别率。 李伟红 陈龙 龚卫国关键词:单样本 人脸识别 积分图 多范数混合约束的正则化图像盲复原 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传统的正则化盲复原方法中图像和点扩散函数(PSF)的保真项和正则项分别采用同范数约束致使复原图像的质量下降,估计出的PSF准确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多范数混合约束的正则化图像盲复原方法。首先,复原图像的保真项和正则项分别采用L1范数和全变分(TV)范数来消除复原图像中的阶梯效应并较好地保护复原图像的边缘。其次,PSF的保真项和正则项分别采用L2范数和H1范数以降低估计PSF时参数调节的难度。最后,通过分裂布雷格曼迭代方法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在人造模糊图像和真实模糊图像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对运动、散焦等多种模糊类型的图像进行有效复原,并准确地估计出相应的PSF。与近年来一些较好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相比,不仅在主观视觉效果上有较为明显的改进,而且在客观的改善信噪比(ISNR)上也提高了0.36dB到14.66dB。 李伟红 董亚莉 唐述关键词:图像盲复原 正则化 基于人脸画像的伪照片合成及修正 被引量:4 2014年 提出一种基于人脸画像的伪照片合成及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人脸伪照片的合成、增强以及局部修正3个部分。首先,应用局部本征变换(LET)方法合成人脸伪照片的初始估计。然后,提取人脸画像的边缘和纹理信息对人脸伪照片进行增强以改善合成结果的视觉效果。最后,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法对伪照片局部合成错误进行修正。在CUHK student人脸画像库上进行了实验,对转换结果与真实人脸照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合成人脸伪照片,对人脸伪照片能够进行有效增强和修正,且在修正局部合成错误的同时能够保证整体相似度不会下降。由于本文的方法只涉及到局部区域的变形,所以不需要依靠神经网络来预测输出结果中控制点的目标位置,从而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李伟红 朱宪宇 龚卫国关键词:移动最小二乘法 光照突变下融合多类特征的场景分割方法(英文) 被引量:2 2014年 为解决场景模型在快速光照变化下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前景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共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利用全局光照函数建立高斯混合模型;其次,提取当前帧中的纹理、ZNCC及轮廓特征;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分两阶段与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融合(第一阶段:融合纹理及ZNCC特征;第二阶段:融合轮廓特征),得到最终的场景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相较于基于全局光照建模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值及召回值。 龚卫国 刘润瑶 张睿关键词:高斯混合模型 模拟生物视觉机制的彩色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充分利用彩色图像提供的信息提高人脸识别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模拟生物视觉机制的彩色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一种模拟人类的色彩感知机制的对立色模型,将彩色人脸图像描述为对立色形式。然后,模拟初级视皮层的信息处理机制,从图像对立色描述的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分别提取人脸的纹理特征和色彩特征。最后,分别对纹理特征和色彩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并将二者的识别相似度融合得到最终的人脸识别结果。该方法利用对立色模型提高了色彩特征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并且综合利用彩色图像的色彩和纹理信息提高了人脸识别的精度,特别是对模糊图像的识别精度。在彩色FERET人脸库和AR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相对于直接对灰度图像进行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清晰图像的识别率提高了4.5%~16.3%,而对模糊图像的识别率提升更加显著。 杜兴 龚卫国 仲建华关键词:彩色人脸识别 纹理特征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多媒体数据的并行管理框架设计 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实现TD-SCDMA网络中多媒体数据的高效传输与分析,提出一种多媒体数据并行管理框架。该框架改进了多媒体数据管理中常规的顺序执行方式,实现了标准数据生成和原始数据分析的并行处理,减小了多媒体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量且易于并行优化。以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图像分析应用为切入点,探讨了该并行管理框架的具体实现方式。实验表明,采用该并行管理框架优化后,网络中图像数据传输量仅为之前的1/12,处理时间亦极大缩短,缓解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多媒体应用对TD-SCDMA网络传输带宽的需求。 李正浩 曾智洪 曾晓赢 史振宁 付仕清关键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农村信息化 多媒体 并行管理 一种抗遮挡的红外多目标实时检测跟踪算法 被引量:16 2014年 针对红外多目标检测跟踪中目标遮挡问题和算法实时性与准确性难以兼顾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准确且抗遮挡的红外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在目标检测阶段,提出一种基于RAS(running Average with selectivity)背景更新的中值滤波背景差分算法。该算法采用中值滤波法建立背景图像,通过引入反馈思想与滑动时间窗模型,使背景更新的实时性与鲁棒性得到改善。同时,为了有效解决目标遮挡难题,提出一种像素投影分离算法,通过对粘连目标的投影曲线进行分析来实现粘连目标的分离。在目标跟踪阶段,通过采用滤波加权均值移位算法,从而有效克服红外目标描述信息不足的缺点。同时,将该算法与Kalman滤波融合,最终实现红外多目标的快速准确跟踪。在不同红外测试集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检测率与正确跟踪率分别提高到91.05%、83.78%,运行速度达到32帧/秒,在抗遮挡性、实时性、准确性与鲁棒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有的主流算法。 龚卫国 王旭 李正浩关键词:多目标跟踪 背景差分 卡尔曼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