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3041)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7H指数:9
- 相关作者:余志刚马丽贾利郭翔宇王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良好农业规范在我国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及推动建议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农业规范(GAP)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国际通行标准,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提高企业的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和政府形象、提高食品安全系数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等角度对GAP在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GAP推广中存在的成本投入大、回报期长、社会认知程度低、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小、与国际差距大等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马丽张明利
- 关键词:食品安全良好农业规范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购买意愿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基于粮食主产区四省七县的实地调查被引量:13
- 2016年
- 供给侧改革驱动为粮食主产区加工业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带来了机遇。当前,粮食主产区加工业存在产业链条过短、规模小而分散、加工产能过剩、成本压力过大、产品品牌不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土地指标受限、政策支持匮乏、企业融资困难、交通运输不便等。研究建议从推进粮食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发展壮大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企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加快粮食深加工技术研发与人才引进、加强主产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粮食加工产业链进行整合与优化。
- 王洋余志刚
- 关键词: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延伸
-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绥化市绿菜源农民合作社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当前我国粮食发展重数量、轻质量,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如何实现我国粮食的"量、质、效"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以绥化市宝山镇绿菜源农民合作社为例,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研究。进而对限制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王佰茹田家齐王墨余志刚
- 关键词:生态农业
- 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与行为差异——基于黑龙江省341个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被引量:29
- 2018年
-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实现,取决于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调整能力。基于黑龙江省341个农户的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适应性预期模型对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行为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价格变动、售粮难易程度等经济因素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最大;(2)大多数农户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意愿,但只有少部分实际进行了调整,农户完成种植结构调整所需的时间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表现为明显的地域一致性,这种地区间的不均衡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能力的不同。因此,政策制定要着力于打破路径依赖,政府要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保持政策的透明性和相对稳定性,加快粮食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农民能力培训体系建设,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行为的引领作用。
- 余志刚张靓
- 关键词:意愿
- 粮食主产区发展中的财税制度约束及发展思路——一个文献综述
- 2017年
- 粮食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强位弱势"地位,主产区发展一直非常缓慢。以文献综述形式,通过对我国粮食主产区财税制度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财税制度变迁及重要性,分析了财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对国外粮食产区财税制度发展的现状和启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的财税制度改革建议。
- 马丽
-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财税制度
-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收入水平的协调度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利用地理集中度的分析方法,基于1978—2014年粮食主产区历史数据,构建CGR和CGI指数对我国粮食生产、地方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情况看,1978—2014年的30多年里,无论"粮食—财政"协调度,还是"粮食—收入"协调度都有所好转;从空间分布看,CGR和CGI指数显示,全国粮食主产区"粮食—财政"协调度和"粮食—收入"协调度的地理分布有很大改变,东北作为新兴的粮食主产区,协调程度往往由非常协调转向不协调,东部和南部省份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从时间趋势看,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省份情况越发不协调,无论CGR还是CGI指数均显示,黑龙江省、河南省等最大的产粮大省,都属于最不协调的地区,而与之对应的一些东部、南部沿海发达省份协调度有所改善。
- 齐蘅吴玲
- 关键词:地方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协调度粮食主产区
- 主产区农户储粮行为分析——基于黑龙江省409个农户的调查被引量:8
- 2015年
-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等8个县份的36个村庄、40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的储粮时间和储粮率有着很大的差别,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储粮损失率影响较大,一些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户储粮的主要原因,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储粮行为更值得关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财政和技术支持、多主体储粮、规范投机行为等政策建议。
- 余志刚郭翔宇
- 关键词:分位数回归
- 金融支持与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国外模式与经验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林木资源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中国林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其转型过程中,金融支持的不足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而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有一些成功的模式。本文在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中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借鉴与启示。
- 马丽贾利
- 关键词:金融支持林业资源型城市
- 中国粮食市场的供需结构、趋势及政策需求分析——基于ARIMA-GRNN模型的预测被引量:7
- 2015年
- 在对粮食市场的供需结构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ARIMA-GRNN模型等对粮食供求的未来中短期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市场近期供给没有问题,但长期供求形势不容乐观。随着科技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的程度,单产拉动型增产方式并不可持续;工业用粮将会大幅度增长,成为未来粮食消费的一个最主要部分。因此,未来粮食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从"供给侧"适当向"需求侧"转变,并要进一步注重调节粮食结构性问题。
- 王洋余志刚
-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被引量:5
- 2015年
- 粮食储备是供应需求的物质保障,也是对粮食资源有效调控的手段。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近现代(1840—1949年)和当代(1949年至今)的粮食储备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阶段划分和内容整理。在此基础上,从储备目的、储备类型、储备设施等方面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粮食储备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
- 费佐兰余志刚
- 关键词:粮食储备制度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