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605)
- 作品数:97 被引量:3,007H指数:32
- 相关作者:杨志峰杨晓华郦建强沈珍瑶李春晖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投影寻踪的洪水灾情评价插值模型被引量:11
- 2004年
- 为解决单项洪水灾情等级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辩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本文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为洪水灾情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通过最佳投影向量和评价指标向量的内积可把洪水灾情多维评价样本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指标,根据该投影指标值和对应等级的分布,可建立洪水灾情评价的插值模型,解决了各单项洪水灾情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了洪水灾情综合评价问题各层次的分辩力。作为示例,对中国部分省市的洪水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价。
- 杨晓华杨志峰沈珍瑶陆桂华郦建强
- 关键词: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
- 黄河泥沙中的腐殖质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黄河泥沙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浑水高锰酸盐指数 (CODMn)和水样加酸处理后水相CODMn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 ;但水样未加酸处理水相的CODMn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只呈微上升趋势 ;②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 ,浑水生化需氧量 (BOD5)的增长率显著低于浑水CODMn和加酸处理条件下的水相CODMn的增长率 ;③黄土中含量仅为 0 76 %的腐殖质对含泥沙浑水CODMn的贡献较大 ,当泥沙含量为 7 5g/L和 15 g/L时 ,腐殖质对浑水CODMn的贡献分别为 15 9%和 2 1 7% ;④泥沙中腐殖质的主要组成之一富里酸溶于酸 ,当泥沙含量为 7 5 g/L和 15g/L时 ,富里酸对水样加酸处理后水相CODMn的贡献分别为 2 3 6 %和 5 0 6 % .由于富里酸在自然条件下不容易发生生物降解 ,因此 。
- 孟丽红夏星辉
- 关键词:泥沙腐殖质高锰酸盐指数BOD5黄河
- 从矿质组分变化看膨润土酸化改性机理被引量:35
- 2001年
- 以黑山膨润土为代表 ,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硫酸溶液 (φ =0 ,5% ,10 % ,15% ,2 0 % ,2 5% ,30 % )对其改性 ,溶出液组分及膨润土矿质组分的含量均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以此探索膨润土酸化改性的机理 :酸首先溶出的是蒙脱石层间的阳离子 (Ca2 + ) ,其次溶出八面体中的大部分阳离子(Fe3+ ,Al3+ ,Mg2 + ,Mn2 + 和P的离子 ) ,酸溶出了这些离子 ,使膨润土有许多较大的孔洞 ,能截留更多的吸附质 ,从而提高吸附效果 .
- 温淑瑶张科利方国华
- 关键词:膨润土改性机理硫酸溶液蒙脱石
- 从水质角度论黄河干流水资源被引量:15
- 2002年
- 在分析 1997,1998和 1999年黄河干流水质监测数据及取水口水质水量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水体用途 ,从水质的角度对黄河干流水资源做出相关评价 ,并提出了水资源功能容量和水资源功能亏缺的概念 .结果表明 :黄河干流取水口处水质对取水水体用途的影响显著 ;1999年黄河干流具备水资源功能的取水量为 15 9 4 2亿m3 ,不具备水资源功能的取水量为 80 94亿m3 ,与水资源功能容量相比 ,黄河干流水资源功能亏缺相对较大 ;且在 1997— 1998— 1999年间 。
- 周劲松夏星辉杨志峰
- 关键词:黄河干流水资源水质黄河
-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GPPIM被引量:28
- 2004年
- 为解决单项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辨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采用大样本数据,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标准,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给出了实施GPPIM的详细步骤,作为示例,对山西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GPPIM的评价结果可靠、直观、适用性强,不仅可以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GPP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问题的综合评价.
- 郦建强陆桂华杨晓华杨志峰
-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投影寻踪遗传算法
-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GPPIM被引量:18
- 2003年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是一个由多指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当前的评价模型随着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精度较难控制。为解决单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辩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论文采用大样本数据,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插值型曲线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标准,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实例研究表明,GPPIM建模方法直观、可靠、精度高,既有较强的分类功能,又有较好的排序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问题的综合评价。
- 杨晓华杨志峰郦建强
-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插值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数学模型
- 基于Morlet小波的太阳活动与黄河流域径流量关系分析被引量:26
- 2004年
- 太阳活动对黄河流域径流有一定影响。本文引用Morlet小波分析技术,对1919年~1997年黄河流域径流与同期太阳黑子9~11年小波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表明黄河流域年径流与太阳黑子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在9年时间尺度上,1919年~1931年和1957年~1997年两个时段,它们与太阳黑子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1931年~1957年则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 李春晖杨志峰
- 关键词:太阳黑子径流黄河流域
- 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碱处理酸化土的电动性质研究
- 2002年
- 膨润土经硫酸处理后,随着硫酸体积分数的增大,ζ电位增大(大约由-21mV增加至-27mV),胶体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增强,这是因为硫酸中的H+取代了晶层中的Ca2+和其他阳离子,膨润土由钙质变为氢质,发生了转型的缘故.这为研究膨润土酸化改性的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温淑瑶
- 关键词:膨润土改性机理
- 黄河流域典型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 ,流域内许多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是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其值的增强对于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黄河流域提出了基于若干指标来综合表征缺水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流域 8个典型城市的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进行了评价 ,得出了这些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差异 ,最后提出了增强这些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途径。
- 丁晓雯沈珍瑶杨志峰
-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涉及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被引量:20
- 2004年
- 对涉及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基于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配置方法问题及河流水资源配置的40%原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有助于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 谢彤芳沈珍瑶
- 关键词: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