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20057)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笑夷马建青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马克思异化理论问题结构中的历史目的公设——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
- 2012年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人本主义逻辑框架下讲述了人的异化与复归的历史。异化理论的问题结构可以表述为"异化——复归"的图式。在这一图式中,人的本质这一范畴确立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赋予历史进程以价值,使历史获得了逻辑一致性和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目的。异化史观中历史目的观念的在场,既和此时马克思思想的"过渡"特征有重要关系,也与历史目的论自身的形而上学合理性有关系。历史目的观念表征着马克思思想的价值尺度,与其科学性一起构筑着马克思思想的生命力。
- 马建青
- 关键词:异化理论
- 列菲伏尔城市现代性思想析评被引量:1
- 2015年
- 列菲伏尔是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现代性理论不仅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而且针对20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城市与空间问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现代性通过"空间的生产"对社会的城市化改造和日常生活的殖民,其指认独特,见地深刻,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大有启发。
- 张笑夷
- 论列斐伏尔节奏分析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被引量:9
- 2013年
- 列斐伏尔引入"节奏分析",将时间和空间作为一个整体,以节奏概念为中介,分析了日常生活的节奏化组织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规训、媒体和资本三个方面阐释了社会时间的生产,揭示了现代日常生活日益被模塑为单调乏味的线性重复的深层机理。
- 张笑夷
- 关键词:节奏分析列斐伏尔
- 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被引量:3
- 2013年
- 列斐伏尔把城市组织及其形态的变迁作为理解资本主义空间的生产及其历史条件的一把钥匙。他认为,都市规划是二战后新资本主义进行空间生产的战略工具。都市在传统城邑瓦解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它不是一种本质,也不是一种实在,而是全部社会生活的要素汇合与集中的形式。新资本主义的空间实践通过都市形式的建立使历史城市变成了具有几何性、视觉化和生殖崇拜特征的抽象空间。
- 张笑夷
- 关键词:列斐伏尔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