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451008901004256)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魏雪刘韬黄红兵潘莹梁蔚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药学会肝炎用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由我院166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看中药安全使用
- 目的: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情况、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提供数据。方法:收集我院10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16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患者、ADR/ADE类别、涉及药品及合理用药...
- 潘莹刘韬梁蔚婷魏雪李晓燕陈卓佳黄红兵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中药安全用药
- 文献传递
-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量表(DIPS)介绍
- 目的:介绍国外药物相互作用量表及其应用情况。方法:对国外药物相互作用量表进行编译,并对量表中事项的评分规则、注意事项、应用以及局限行进行逐条解析。结果:药物相互作用量表为评价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一条客观...
- 潘莹魏雪刘韬黄红兵
- 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因果关系
- 文献传递
- 1例多元药物过敏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选择
- 目的:为多元药物过敏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选用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一例多元药物过敏患者,既往对莫西沙星、头孢类抗菌药物严重过敏,亚胺培南、阿奇霉素皮试强阳性,临床药师介入后提出使用庆大霉素5mg/Kg作为围术期预防用药,采用...
- 潘莹李晓燕魏雪梁蔚婷陈卓佳刘韬黄红兵
- 关键词:临床药师
- 16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ADR)应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5-01-2014-12收集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不良反应信息、涉及药品及合理用药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6例报告中中年患者所占比例较高;82.5%ADR发生在用药开始2 h以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新发案例占66.9%;所涉中药制剂98.2%为注射剂型,复方制剂ADR发生比例高于单方;48.2%的ADR涉及不合理用药,其中最常见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超剂量用药(30.7%)。结论中药制剂的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潘莹刘韬魏雪梁蔚婷李晓燕陈卓佳黄红兵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
- 1例多元药物过敏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选择
- 目的:为多元药物过敏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选用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一例多元药物过敏患者,既往对莫西沙星、头孢类抗菌药物严重过敏,亚胺培南、阿奇霉素皮试强阳性,临床药师介入后提出使用庆大霉素5mg/Kg作为围术期预防用药,采用...
- 潘莹李晓燕魏雪梁蔚婷陈卓佳刘韬黄红兵
- 关键词:临床药师
- 文献传递
- 由4种抗肿瘤靶向药物不良反应调查探讨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对2011-01~2012-06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使用过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的患者ADR发生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与该院以及广东地区ADR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种靶向药物在本院ADR上报率为0.0%~1.4%,抽查结果显示4种靶向药物在本院发生率为6.7%~30.0%;约18.9%患者可能发生与靶向药物相关ADR,而仅0.5%的ADR引起临床注意并上报。结论不良反应监测存在漏报现象,应从立法、处罚、报告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我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 潘莹储悄悄魏雪黄红兵刘韬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靶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 由我院166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看中药安全使用
- 目的: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情况、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提供数据。方法:收集我院10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16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患者、ADR/ADE类别、涉及药品及合理用药...
- 潘莹刘韬梁蔚婷魏雪李晓燕陈卓佳黄红兵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中药安全用药
- 1例多元药物过敏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案例分析
- 目的:为多元药物过敏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选用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一例多元药物过敏患者,既往对莫西沙星、头孢类抗菌药物严重过敏,亚胺培南、阿奇霉素皮试强阳性,临床药师介入后提出使用庆大霉素5mg/Kg作为围术期预防用药,采用...
- 潘莹李晓燕魏雪梁蔚婷陈卓佳刘韬黄红兵
- 关键词:临床药师
- 文献传递
- 由166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看中药安全用药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情况、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提供数据。方法:收集某院10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16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患者、ADR/ADE类别、涉及药品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6例报告中66.3%ADR/ADE临床表现未被载入药品说明书;所涉中药98.2%为注射剂型,复方制剂ADR/ADE发生比例高于单方;51.2%的ADR/ADE涉及不合理用药,其中最常见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超剂量用药(30.7%)。结论:静脉用药、复方制剂以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增加中药ADR/ADE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用药监护。
- 潘莹刘韬梁蔚婷魏雪李晓燕黄红兵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中药安全用药
- 5种靶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调查本院常用的5种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1-01-2012-06使用过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卡培他滨5种药物所有病例,对用药期间死亡病例进行用药相关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其中94份病历进行用药不良反应分析,抽查结果与本院实际不良反应上报结果进行交叉对比。结果 5种药物在本院不良反应上报率分别为1.4%、0.0%、0.0%、0.0%、0.2%,仅利妥昔单抗上报3例严重不良反应;抽样调查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7%、17.6%、30.0%、26.1%、26.3%,均为一般不良反应;3例患者用药期间死亡,但与用药无关。结论 5种靶向抗肿瘤药物相对安全,未发现药物导致死亡情况,但存在一般不良反应,上报率低于发生率,因此靶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仍需加强。
- 储悄悄刘韬熊慧瑜魏雪黄红兵潘莹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厄洛替尼卡培他滨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