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3089)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相关作者:洪冰彭海军王羽蔡诚朱詠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土壤温度和地下水位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泥炭地CH4排放的影响
- <正>湿地生态系统是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作为湿地的主要类型,泥炭地仅占陆地面积的3%,却储存了455612 Pg C,相当于世界土壤碳库的三分之一(Gorham,1991)。以往对泥炭地CH4排放的观测研究主要...
- 彭海军洪冰朱咏煊洪业汤蔡诚郭倩丁寒维徐超姚虎
- 关键词:泥炭地甲烷排放土壤温度地下水位
- 文献传递
- 全新世哈尼泥炭地碳积累速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3年
- 本工作研究了全新世中国东北地区哈尼泥炭地的碳积累速率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综合多指标腐殖化度、有机碳含量、干容重和纤维素碳氧同位素重建了哈尼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并且基于定年、有机碳含量和干容重得到碳积累速率数据。哈尼泥炭时间加权平均碳积累速率28.3gC/(m2·a)。B/A暖期后期温暖湿润气候有利于碳积累,出现碳积累高峰。相对寒冷的新仙女木期碳积累速率有所降低。温暖湿润早中全新世虽有高泥炭分解,但高初级生产力还是占据主导作用,出现高碳积累速率。期间有两次火山碎屑层扰动了泥炭发育,导致碳积累速率下降。高碳积累速率一直持续到4ka BP左右大暖期结束。4.0~1.6ka BP太平洋季风减弱,泥炭表面偏干,加之降温导致低初级生产力,最终导致此阶段碳积累速率显著降低。之后季风不断增强,碳积累速率也随之增加。八次IRD降温,小冰期和新仙女木降温在哈尼都是冷湿气候组合。冷湿气候虽使有机物分解降低,但更大程度的抑制了初级生产力发展,导致低碳积累速率。
- 蔡诚洪冰朱詠煊洪业汤王羽彭海军
-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化腐殖化度初级生产力
- 全新世红原泥炭碳积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探讨了全新世中国西南地区红原泥炭地的碳积累速率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综合腐殖化度、有机碳含量、干容重和纤维素碳氧同位素多指标,重建了红原泥炭地全新世气候变化和碳积累速率变化历史.在温暖湿润早全新世(11.5~6.2 kaB.P.)初级生产力超过泥炭分解,是其快速积累期.此阶段红原泥炭碳积累具有明显北方泥炭碳特征.4.5~2.5 kaB.P.气候温凉湿润既能促进初级生产力发展,又能抑制泥炭分解,出现高速积累期,此阶段红原泥炭积累速率具有明显热带泥炭碳特征.
- 蔡诚洪冰朱詠煊洪业汤王羽彭海军袁灵贵
-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化初级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