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06-44)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JJ2006-44)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机构: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衰竭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西医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慢性
  • 1篇慢性心力衰竭

机构

  • 2篇北京市平谷区...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平谷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治疗对策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平谷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治疗对策。方法 715例平谷区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采用本院自拟住院患者调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职业、诱发因素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入选调查的7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病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肺源性心脏病,构成比例分别为:27.7%、17.8%、14.0%;年龄段为40~65岁以及>65岁者,分别占45.1%和56.8%;男:女为1.59∶1(P<0.05);农民占61.4%;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感染、劳累、饮食不当、未规律治疗(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其中715例静脉或口服呋噻米,601例服用螺内酯,341例服用地高辛,619服用硝酸酯类药物,398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453例服用ACEI或ARB。结论未规律治疗、感染、劳累、饮食不当等是心衰急性加重主要诱因,且患者并未获得系统化治疗,医生应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规范化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等进行全方位指导管理。
景国际刘大伟李敏静于向伟齐冬梅张翠王国利刘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
在基层设立中西医结合心力衰竭门诊的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其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心力衰竭的防治成为心血管医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基层设立中西医结合心力衰竭门诊可实现心力衰竭的预防、规范化治疗和日常保健。
景国际范青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