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GW-13)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卢洪洲郑叶曾东冯艳玲童海涛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AIDS非相关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 2013年
- 目的 探讨HIV/AIDS非相关霍奇金淋巴瘤(HL)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根据WHO(2008)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应用光镜、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FISH及原位杂交,并结合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对3例HIV/AIDS合并霍奇金淋巴瘤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例组织学形态均符合经典型HL,亚型为混合细胞型2例,1例为淋巴细胞消减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30、LMP1表达阳性,肝活检1例少数肿瘤细胞EMA、CD20及C D79α弱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60%~80%,LCA、CD15、CD68、PAX5、ALK、BOB.1、OCT2、CD3、p53均阴性;背景细胞可表达CD20、CD3、CD57、bcl-6.EBER原位杂交3例均阳性.FISH示IgH基因(14q32)重排1例.结论 在HIV感染者中,HL是最常见的AIDS非定义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组织学是诊断非HIV/AIDS相关HL的基础,结合免疫组化进行分型和鉴别诊断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FISH和原位杂交是辅助检测HL分子遗传学改变的技术手段.
- 冯艳玲王迪曾东郑叶卢洪洲
- 关键词:HIV霍奇金淋巴瘤原位杂交病理诊断
- 艾滋病合并眼、胰腺和脾结核误诊为肿瘤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少见部位结核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通过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8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例艾滋病患者组织标本(包括眼、脾和胰腺),分别进行HE和抗酸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对其误诊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提示为实性占位,分别考虑为眼黑素瘤、胰腺癌、脾淋巴瘤的可能;术后病理形态学显示眼部组织除炎细胞浸润、坏死、少数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外,未见典型结核病变;胰腺、脾组织内炎细胞浸润,上皮样肉芽肿形成,脾脏见干酪样坏死灶。3例患者的病理标本抗酸染色均为阳性,病理诊断均符合结核。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多以不规则发热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检查不具备特异性,易造成临床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和特殊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应重视鉴别诊断。
- 郑叶童海涛曾东杨月香冯艳玲卢洪洲
-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临床病理肿瘤
- 特殊染色技术在艾滋病合并真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特殊染色技术在艾滋病合并真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确诊为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AS)和六胺银染色的病理资料,观察常见真菌在光镜下的形态.结果 2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肺部隐球菌2例,皮肤、肺、腹腔肠系膜淋巴结马尔尼菲青霉菌3例,会厌、颈部淋巴结、口腔、腹腔及皮肤组织胞浆菌5例,上颌窦、肺及声带曲霉4例(合并结核3例),肝、咽、食道及胃部白色假丝酵母菌6例.HE染色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肉芽肿形成,凝固性坏死,真菌形态尚能辨认,但需仔细观察,否则易漏诊或误诊;PAS染色,真菌孢子和假菌丝呈亮丽的紫红色,细胞核紫蓝色;六胺银染色,真菌孢子和假菌丝呈清晰可辨的黑褐色.结论 除常规进行HE染色外,联合应用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有助于提高真菌的病理诊断率.
- 郑叶曾东童海涛杨月香冯艳玲卢洪洲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理诊断苏木素-伊红染色六胺银染色
- HBV与血吸虫双重感染伴发多形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血吸虫双重感染伴多形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1例术后肝肿物及其周围部分肝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肉眼及光镜观察。结果镜下见肝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巢团型生长,细胞大小不一,半数以上的癌细胞呈典型的多边形,可见奇异的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相易见;肿瘤周围组织见肝硬化及陈旧性血吸虫结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HepPar1(+)、AFP(+)、CD34微血管(+)、CEA(+)、p53(少数+)、E钙黏蛋白(少数+);CK7(-)、CK19(-)、VIM(-)、EMA(-);肿瘤周围部分肝细胞HBsAg呈阳性表达。结论 HBV与血吸虫双重感染对肝癌的发生有协同作用,术后行病理学检查更能准确诊断、客观评价和分析HCC的进程。
- 郑叶卢洪洲曾东童海涛冯艳玲
- 关键词:血吸虫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