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S2003035)
- 作品数:1 被引量:29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启光李春婷单兆伟李国春黄蓝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构方程模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型中应用被引量:29
- 2007年
- 目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有别于传统的因子分析的特点,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西医病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的方法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中医宏观四诊信息和胃镜病理特征资料,根据病例特征的多维指标和中医先验理论建立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拟合模型,考核其合理性。结果运用专业的先验经验模型和模式修正指标确定最终专业模型,模型主要适配考核指标合理,模型可接受;202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的22个辨证相关指标,抽取了四个潜在因变量,分别对应于中医的四个常见证型: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和胃阴不足证,并与相应显性症状相关,四个潜在因变量都受一个潜在自变量影响,而潜在自变量反应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共有性质。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有四个,并分别与相应症状相联系,其联系的强弱有差别;疾病的共有症状主要为胃脘痛和纳差,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解释特定疾病下的中医证的存在和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 李国春李春婷黄蓝洋单兆伟陈启光
-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