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2005-B-37)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俊卿韩志刚黄学宽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湿液对湿阻证大鼠小肠粘膜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化湿液对湿阻证模型大鼠小肠粘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湿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用改进后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按2mL/100g的剂量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化湿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含生药0.4g/100g、0.8g/100g、1.6g/100g的剂量灌胃给予化湿液,1次/d,连续8d后取各组大鼠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小肠粘膜损伤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SS、VIP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粘膜糜烂,绒毛肿胀,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小肠SS、VIP及Fas的阳性反应均较多,染色强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液治疗后湿阻证大鼠小肠结构清晰,粘膜完整,小肠SS、VIP及Fas的阳性反应均减少,染色强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化湿液对湿阻证大鼠小肠粘膜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肠SS、VIP及Fas的异常表达有关。
- 韩志刚黄学宽杨俊卿
- 关键词:湿阻证小肠粘膜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FAS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