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2009JYJR030)

作品数:4 被引量:71H指数:4
相关作者:潘敏缪海斌郭厦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金融
  • 2篇金融危机
  • 2篇经济复苏
  • 2篇货币
  • 2篇货币政策
  • 2篇常规货币政策
  • 1篇信贷
  • 1篇银行
  • 1篇银行信贷
  • 1篇通货
  • 1篇通货膨胀
  • 1篇通货膨胀压力
  • 1篇投资者
  • 1篇投资者行为
  • 1篇危机传染
  • 1篇金融危机传染
  • 1篇经济增长
  • 1篇传染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潘敏
  • 3篇缪海斌
  • 1篇郭厦

传媒

  • 1篇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济复苏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理论分析与中国的选择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策略选择、工具取舍和效果预测与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经济复苏背景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退出工具的选取以及效果预测和评估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决策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复苏阶段,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目标应是在维护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的实现。在退出的节奏上应循序渐进,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退出次序上应"先财政、后货币"。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间货币政策退出的协调与沟通,强化对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效果的预测和评估。
潘敏缪海斌
关键词:经济复苏货币政策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与策略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的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选择和退出工具取舍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评析,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潘敏缪海斌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复苏
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金融危机传染理论述评被引量:6
2010年
早期的危机传染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对危机传染的影响,但却无法解释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联系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金融危机传染理论从危机冲击对投资者理性预期和资产组合调整影响的角度,对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关联薄弱的国家间的传染途径和渠道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投资者羊群效应、财富效应、资产分散下的投资者自我实现和注意力配置效应等四个危机传染渠道。本文对四个传染渠道的代表性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理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潘敏郭厦
关键词:投资者行为金融危机传染
银行信贷、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压力被引量:54
2010年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现实环境,通过构建反映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实宏观经济环境下,银行信贷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这种影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趋弱。短期内,银行信贷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为负,而且影响较弱。但长期来看,银行信贷对物价的影响将趋正。这表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对宏观经济的回暖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应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增强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形成通货膨胀预期。
潘敏缪海斌
关键词:银行信贷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压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