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70059)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南苏丹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建构
  • 1篇中东政治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安全
  • 1篇威权
  • 1篇民主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国家
  • 1篇民族国家建构
  • 1篇经贸
  • 1篇经贸合作
  • 1篇分立
  • 1篇霸权

机构

  • 5篇西北大学

作者

  • 5篇王猛

传媒

  • 3篇西亚非洲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苏丹南北分立原因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国家治理失败是苏丹南北分立的根本原因。北方穆斯林社会精英们没有及时给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国家空壳赋予新的合法性,而按照阿拉伯伊斯兰政治视野建立的国家权力框架缺乏包容性和稳定性。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军(SPLM/A,简称苏人解)领导人约翰·加朗毕生追求的统一世俗民主的新苏丹最终成为了一种空想。美国因素是导致苏丹南北分立的重要外因,其介入苏丹事务受到国内宗教和人权组织的强力推动,但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也显露出了各种局限性。分立后的南苏丹则需要及时科学地进行国家制度建设,较好较快地推动独立后的和平与发展。
王猛
关键词:南苏丹
苏丹民族国家建构失败的原因解析被引量:3
2012年
苏丹民族国家建构失败的主要标志就是2011年的南北分立。究其原因,首先是苏丹长期封闭落后,缺乏统一的历史实践和民意基础。埃及人以掠夺为主要诉求的征服式治理给苏丹的南北交往留下了深刻仇恨和痛苦记忆。阿拉伯穆斯林精英们以埃及为观察世界的窗口,在独立后未能有效运转英国人留下的国家框架。苏丹政府在独立后未能借助福利或社会保障体系减缓政治和阶级冲突;由于全球化带来的时代特征转变,苏丹政府也无法借助对武装暴力的合法性垄断减缓社会冲突,苏丹最终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走向分裂。分立后的苏丹和南苏丹依然面临着民族国家建构的任务。
王猛
关键词:民族国家建构南苏丹
美国中东霸权的发展演变及启示被引量:4
2014年
整体上看,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兴起、鼎盛和(相对)衰落的发展过程,这在本质上符合西方与中东关系在当代发展演变的轨迹。在具体参与过程中,美国各项国家利益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尽相同,其中经济外交最成功,价值观外交最矛盾,安全政策目标最失败,领导地位滑落最无奈。虽然美国的中东霸权正在相对衰落,但其中东政策的整体框架目前还仅限于局部性修补,所谓的整体战略收缩实际上很难落实。对正在逐步涉足中东事务深水区的中国外交而言,不仅要学习和运用相关技巧更好地因应中东事务,还应该借鉴美国中东政策得失以便更具前瞻性地参与中东事务。
王猛
关键词:霸权
中阿经贸的发展与问题被引量:7
2012年
中国对阿拉伯经济事务的参与已经从最初的商贸往来扩展至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等多个领域。深化与阿拉伯国家的商贸联系,就必须正视和解决商贸往来中的贸易失衡和具体问题,以积极的国际化视野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保障能源安全,寻求有安全保障和高层次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相互投资,从石油美元视角审视和缓解贸易顺差问题压力,在互利双赢地参与阿拉伯经济事务过程中寻求自身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王猛
关键词:经贸合作能源安全
后威权时代的埃及民主政治建构:回顾、反思与展望被引量:9
2013年
穆巴拉克的无奈辞职从反面证明了威权政治在埃及的发展限度。在从威权向民主的政治过渡中,虽然权势庞大的军人集团试图继续维持自身的特殊利益和地位,选择性地支持民选议会和政府,但由于穆斯林兄弟会等民众基础深厚的伊斯兰党派的政治崛起,埃及客观上具备了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的社会分权这一前提要件,实际进展也令人鼓舞。只要通过街头抗议初步显示了力量的埃及民众能够捍卫住手中已经拥有的政治权利,代表着军队和宗教势力的两大集团间的权斗及妥协就是埃及政治过渡的最佳和最现实演进路径。契合埃及国情的分权式民主政治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王猛
关键词:中东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