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310400034)
- 作品数:7 被引量:94H指数:7
- 相关作者:马琳娜张胜殷密英张翠云李政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反硝化细菌法测试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进入21世纪,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测试技术的显著进展是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的建立。反硝化细菌法具有可同时分析浓度低至μg/L的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免去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分析时间大大缩短以及从复杂溶液中只转化NO3-为N2O等优点。实验过程由细菌挑选和培养、样品NO3-转化为N2O、N2O提取纯化、同位素测试以及同位素测试结果校正等几个关键步骤组成。国外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不仅可用于海水和淡水中硝酸盐同位素测试,而且还可用于土壤样品,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应用;国内建立了这一技术,在包气带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由于该技术诸多优点,建议大力促进这一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该技术并推广应用。
- 张翠云张俊霞马琳娜张胜殷密英李政红
- 关键词:测试技术
- 大规模开采条件下我国北方区域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特征被引量:12
- 2017年
- 本文在总结近些年来我国北方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大规模开采条件下我国北方主要盆地和平原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后,我国北方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向重碳酸型水转变,地下水硬度增高,且在地下水大规模开发利用时间比较早的山西盆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变化比较明显,在西北干旱地区并不明显;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重碳酸型水转变为其它类型,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水质变差,且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山西盆地和华北平原及东北平原变化比较明显。同时在地下水强烈开采区的潜水和承压含水层及主要城市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均表现为常量组分升高,矿化度增大,污染组分和污染程度增加。导致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70年代以后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引起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和局部地区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污染物增加和不合理排放。
- 刘君陈宗宇王莹卫文陈江
-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干旱半干旱地下水污染
- 污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氮同位素示踪被引量:22
- 2012年
- 为了识别石家庄市南部污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采集5种潜在污染源和19组地下水样用于化学和氮同位素分析.灌溉污水NH4+的δ15N值较低(4.0‰),施化肥土壤和粪堆下土壤NO3-的δ15N值分别为1.4‰和12.4‰;仅施厩肥的蔬菜种植区下伏近30m厚包气带沉积物NO3-的δ15N分布显示,来自动物粪便的NO3-已运移到11.5m以下包气带,均值10.9‰;污水灌溉农田下伏厚层包气带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指示,土壤层下伏包气带沉积物δ15N值变幅较小,均值5.7‰.污灌区内除一深井外,其他水井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变化在52.6~124.5mg/L之间,均值79.72mg/L,δ15N值变化在5.3‰~8.3‰之间,均值7.0‰.污灌区地下水的δ15N值较污灌区土壤层下伏包气带沉积物的δ15N值高,表明地下水NO3-除了来自灌溉的污水外,还有δ15N值更高的其他来源,这些来源主要是人和动物粪便.利用线性混合模型计算,污灌区地下水NO3-来自灌溉的污水,约占76%,而来自人和动物粪便的NO3-约占24%.为控制污灌区地下水NO3-浓度进一步增长,不仅要加强污水灌溉管理,还要加强人和动物粪便的管理.
- 张翠云张胜马琳娜殷密英
- 关键词:氮同位素硝酸盐污染地下水污灌区包气带环境地球化学
- 地下水污染自然衰减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0年
- 监测自然衰减法作为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一种可选方法已得到普遍认可,执行监测自然衰减法之前必须进行自然衰减有效性评价。综述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自然衰减研究进展,特别是我国在污灌区水土污染自然衰减研究进展,介绍了在不同土地利用下厚近30m包气带和地下水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氮同位素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 张翠云张胜殷密英马琳娜何泽宁卓
- 关键词:自然衰减地下水包气带污灌区
-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水-岩作用模拟被引量:15
- 2006年
- 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化学演化较为复杂,从上游至下游的变化特点主要以Na+、Ca2+、 HCO3-、SO42-含量和TDS值的高低相间交替演化为主。本文对此演化机理进行了水-岩作用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①矿物相的溶解、析出和蒸发作用、稀释作用共同控制着地下水水化学的演化;②从研究区上游往下,由于地层岩性颗粒逐渐变细,水中矿物相迁入、迁出的数量逐渐增大,水-岩作用逐渐增强;③研究区上游的水-岩作用主要是地表水或灌溉水入渗补给的影响,研究区中下游的水-岩作用主要受蒸发作用的影响;④由于地表水或灌溉水的大量混入,局部的水化学演化往往不符合一般演化规律,甚至于往相反的方向演化,TDS呈下降趋势,产生复杂的过渡水化学类型。
- 刘志明刘少玉王贵玲
- 关键词:地下水化学水-岩作用
- 硝酸盐氮同位素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的建立被引量:9
- 2011年
- 根据实验室条件,建立了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用于地下水和沉积物硝酸盐氮同位素测试。利用国际同位素参考物质和实际样品开展了一系列条件试验。两个国际同位素标准IAEA-N3和USGS34的分析结果显示,δ15N分析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精度变化在0.09‰–0.48‰之间,均值为0.25‰;实际样品的δ15N分析也是可重复的,精度优于0.5‰。结果显示我们建立的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可用于地下水和沉积物硝酸盐氮同位素测试。利用该技术对一个厚层包气带沉积物硝酸盐氮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在包气带下部δ15N值不存在随深度增加的趋势,指示包气带下部很少反硝化作用发生。
- 张翠云张俊霞马琳娜张胜殷密英李政红
- 关键词:氮同位素地下水沉积物
- 滹沱河上游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1
- 2008年
- 在滹沱河上游区采集了河水、地下水、泉水、水库水弹品,分析了各类水的氢、氧、氮同位素和化学特征,并将氢氧稳定同位素与平原区大气降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沿流程的变化,识别了硝酸盐来源。结果表明:滹沱河源区河水、地下水和泉水与平原区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差别明显;滹沱河水进入水库以后,水库水受到明显的蒸发浓缩作用,也可区别于平原区大气降水;水样的NO3^-含量变化花1.68~87.4mg/L之间,大部分洋品的δ^15N值大于8‰,指示水中NO3^-来自污水或粪便。
- 张翠云张胜李政红殷密英马琳娜
- 关键词:同位素特征地表水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