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C740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C740009)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春宇欧阳国亮邵大艳段文娜吴英喆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遵义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俄语语言国情学教学应用策略被引量:2
- 2009年
- 俄语语言国情学是跨文化交际学的俄语诠释。俄语语言国情教学在中国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从其产生至今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我们从跨文化交际、对比教学、学生主体性、主体情景原则与教学技术手段、学习策略5方面入手,探讨如何使俄语语言国情教学顺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切实为跨文化交际服务,指导实践。
- 杨春宇段文娜
- 关键词:交际教学
- 从右文说看“曷”之字义及“曷”声字族
- 2010年
- 根据"右文说"理论,形声字的声旁往往有表音兼表义的作用。考察以"曷"做声旁的字,这类字不仅读音上与"曷"相关,而且字义上也存在着相关性,即都与"停止"义有关。
- 欧阳国亮
- 关键词:形声字字族右文说
- 华夷变态:东北俄式洋泾浜语的历史钩沉——东北亚语言接触与都市语言建设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洋泾浜语作为语言接触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在中国东北中亦不乏其表现。19世纪末,随着沙俄在东三省修筑中东铁路、强占旅大等殖民政策的推进,在中东铁路沿线陆续形成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俄式洋泾浜语。梳理这种俄式洋泾浜语在东北或消亡或残存之表现,分析其中的原因,论述从东北方言史中钩沉出这种语言接触特殊变异现象的意义,旨在为东北亚语言接触及都市语言规划与建设发展研究,提供个案的历史借鉴。
- 杨春宇邵大艳
- 关键词:东北方言语言接触
- 契丹小字中的“元音附加法”被引量:2
- 2007年
- 作者认为,契丹小字原字的拼写规则中存在"元音附加法",即以辅音开头的原字,在具体拼读过程中,其前面可以附加某个元音加以拼读,这个附加元音的性质可能遵循元音和谐律的要求。
- 吴英喆
- 关键词:元音和谐契丹小字拼写规则辅音
- 辽宁方言语音研究被引量:38
- 2010年
-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同是在幽燕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从史的角度不宜分开。联系借鉴燕商同祖等燕山南北考古研究的新近成果,或可认为长城地带的幽燕方言是原始华夏语的渊源之一,参与了汉语的起源与构建。辽宁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幽燕方言,近代的形式是汉儿言语,现包括东北——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境内可分为:朝峰小片、辽西小片、辽东小片、盖桓小片、登连小片。
- 杨春宇
- 关键词:辽宁方言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