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4004)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罗华菲王浩武余波朱慧勇朱壮志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透皮
  • 3篇盐酸
  • 3篇色谱
  • 3篇体内外
  • 3篇凝胶
  • 3篇相色谱
  • 3篇给药
  • 2篇多奈哌齐
  • 2篇药动学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脂质体
  • 2篇制剂
  • 2篇体内外评价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评价
  • 2篇透皮给药
  • 2篇经皮给药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10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现代制药...
  • 1篇上海现代药物...

作者

  • 6篇罗华菲
  • 5篇王浩
  • 4篇武余波
  • 3篇朱壮志
  • 3篇陈纯
  • 3篇朱慧勇
  • 2篇陈志祥
  • 2篇陆伟根
  • 2篇张晓红
  • 2篇马建芳
  • 2篇唐姝
  • 1篇黄园
  • 1篇沙先谊
  • 1篇虞丽芳
  • 1篇王飞
  • 1篇沈承武
  • 1篇王健
  • 1篇陆伟跃
  • 1篇方晓玲
  • 1篇马洋

传媒

  • 12篇中国医药工业...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针在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限制了大分子、水溶性药物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而提高被动扩散动力和使用促渗剂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微针用于促进药物的透皮传递,特别是用于大分子药物及透皮免疫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微针用于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状况,包括微针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影响药物通过微针透皮的因素和应用等。
卢望丁罗华菲张晓红朱壮志王浩
关键词:透皮给药微针
两种规格盐酸多奈哌齐凝胶的体内外行为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溶胀法制备了两种规格的盐酸多奈哌齐透皮凝胶(规格1:22.4 mg/g;规格2:11.4 mg/g),分别评价了其对裸鼠离体皮肤的透皮效果、外观、黏度、pH值和喷量,同时比较了两种规格凝胶透皮给予(给药剂量相等,但规格2凝胶的给药面积增大1倍)大鼠后的体内药动学差异。结果表明,规格1和规格2凝胶均外观良好,24 h累积透皮量为(574.4±57.1)和(498.4±2.3)ug/cm2,pH值为8.02±0.08和8.01±0.04。通过定量装置给药时,其喷量为(447.1±1.5)和(446.0±1.8)mg。药动学结果表明,给药剂量相等时,规格2凝胶的AUC0→t和cmax高于规格1凝胶(P=0.10)。提示可通过降低凝胶中的药物含量,增加用药面积来增大药物的AUC。
王雪罗华菲武余波王浩周斌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体外评价药动学
大鼠经皮给药血浆中多奈哌齐浓度的UPLC-MS/MS法测定被引量:2
2012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多奈哌齐。以氯雷他定为内标,液-液萃取处理血浆样品,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分析。监测离子对为m/z 380.3→m/z 243.2(多奈哌齐)和m/z 383.1→m/z337.1(氯雷他定)。多奈哌齐在0.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4.1%~106.8%,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
武余波朱壮志罗华菲陈纯王浩
关键词:多奈哌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近期上市的经皮给药制剂被引量:8
2012年
现代经皮给药制剂的概念、内涵和应用范围已突破传统的皮肤用药,它包括透皮给药系统(TDDS)和皮肤局部外用制剂,可以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或皮肤局部疾病。本文按剂型特点综述近年国外上市的多种经皮给药制剂产品。
马建芳罗华菲武余波朱慧勇王浩
关键词:经皮给药制剂透皮给药系统
新西兰兔血浆中格拉司琼浓度的UFLC-MS/MS法测定及其经皮给药贴片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UFLC-MS/MS法测定格拉司琼的血药浓度,研究自制盐酸格拉司琼透皮贴片和Sancuso贴片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平行设计,12只新西兰兔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自制贴片和Sancuso贴片,采用经验证的UFLC—MS/MS法测定兔血浆中格拉司琼浓度。使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格拉司琼在1.0~5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2.5%~101.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新西兰兔经皮给予自制贴片和Sancuso贴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为(2106±337.0)与(2402±557.7)pg/L.h、AUC(0-∞))为(2107±336.8)与(2404±558.7)μg/L·h、Cmax为(63.03±17.53)与(82.32±34.76)μg/L、Tmax为(3.7±2.3)与(4.8±3.2)h、正。为(2.4±1.5)与(3.5±2.5)h。结论本方法高效、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格拉司琼血药浓度的监测。本研究结果显示,格拉司琼在兔体内的吸收和消除速度快,且两种贴剂Cmax、AUC(0-1)和AUC(0-∞)在相同给药周期下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武余波罗华菲朱慧勇陈纯沈承武
关键词:格拉司琼液-液萃取贴片
艾塞那肽多囊脂质体的HPLC法测定
2014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艾塞那肽多囊脂质体中的艾塞那肽。使用SEPAXGP—C4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5nm。艾塞那肽在2~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2.7%。
陈志祥唐姝虞丽芳陆伟根
关键词:多囊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
盐酸格拉司琼透皮贴片中月桂氮酮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2014年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格拉司琼贴片中的月桂氮(艹卓)酮.采用Rtx-1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100:1分流进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二十四烷为内标定量,月桂氮(艹卓)酮在0.6~3.6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8.47%,RSD为1.75%.
武余波罗华菲陈纯朱慧勇王浩
关键词:盐酸格拉司琼毛细管气相色谱
盐酸奥昔布宁透皮贴剂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溶媒挥发法制备了盐酸奥昔布宁骨架型透皮贴剂。体外透裸鼠皮肤试验表明,该贴剂能维持72 h稳定释药,透皮速率与上市产品Oxytro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测得制品中药物含量为(36.0±0.7)mg,在pH 5.8磷酸盐缓冲液中于24 h内基本释放完全,并且具有较好的含量均匀度和黏附性能。以Oxytro1为参比制剂,考察了自制贴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结果表明自制贴剂给药后能在72 h内维持较恒定的血药浓度,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
朱壮志张晓红罗华菲马建芳王浩
关键词:盐酸奥昔布宁透皮贴剂体外评价药动学
三七总皂苷鼻腔喷雾剂的喷雾特性考察被引量:6
2015年
依照FDA推荐方法评价了自制三七总皂苷(1)鼻腔喷雾剂的喷雾特性,以改进和完善喷雾剂的质量评价系统。通过每喷质量的变化评价制剂试喷与再次试喷情况。结果表明,为保证准确的给药量,喷雾剂试喷次数为5次,室温放置1个月内再次试喷的次数为2次。采用激光粒度仪和Spray VIEW激光图像系统考察1鼻腔喷雾剂的粒径及分布、喷射模式和喷雾几何学。结果表明,1鼻腔喷雾剂的雾滴粒径主要集中在25~180μm范围内;喷雾纵截面呈角度为23~28°的扇形,横截面接近圆形,椭圆率为1.15~1.24。本研究表明,1鼻腔喷雾剂具有良好的喷雾特性。所采用的质量评价方法有助于改进和完善国内喷雾剂的质量评价系统。
邓春丽王晓飞沙先谊方晓玲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鼻腔喷雾剂
含眼膏基质的环孢素A脂质纳米分散体的表征与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以中链脂肪酸甘油酯(MCT)为液态脂质,利用乳化溶剂挥发与高压均质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含眼膏基质的环孢素A(1)脂质纳米分散体(eye ointment-contained cyclosporine A lipid nanodispersion,1-EOCLN),用于治疗伴有炎症反应的重度干眼症。所得1-EOCLN平均粒径约90 nm,多分散系数小于0.2,ζ电位低于-25 mV,1的包封率高于99%。透射电镜照片显示,1-EOCLN外观形态圆整,眼膏基质均匀包裹在MCT形成的乳滴中,且主要分布于油水两相的界面。1-EOCLN的粒径与ζ电位对温度及光照敏感,4℃条件放置6个月较稳定。EOCLN保留了眼膏剂的润滑和修复泪膜功能,同时避免了眼膏剂顺应性差的不足,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疏水性药物眼部递送载体。
张文见魏刚陆伟跃
关键词:环孢素A眼膏稳定性干眼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