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30527) 作品数:37 被引量:324 H指数:11 相关作者: 闾国年 袁林旺 温永宁 俞肇元 罗文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面向服务的工作流分层映射模型 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对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下服务角色划分以及对当前分布式应用特征的分析,通过引入抽象资源和抽象服务的概念,提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将工作流划分为业务工作流(BWF)、抽象工作流(AWF)和执行工作流(EWF)的工作流映射模型。它将业务工作流的部署、执行转换成两个映射——业务工作流到抽象服务工作流的映射和抽象服务工作流到执行服务工作流的映射。这一模型为当前 Internet 上基于 Web 服务和 Grid 服务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组织、部署和执行方案。此外重点探讨了实现该模型下多层次工作流计算机辅助映射的应用模板技术,应用模板定义了各个抽象资源和抽象服务在特定应用任务中必须遵从的约束及必须提供的相关元数据。 罗英伟 汪小林 许卓群关键词:服务环境 工作流 黑河山区流域平均坡长的计算与径流模拟 被引量:8 2012年 流域平均坡长是侧向流和汇流时间计算的重要参数,其会影响地表径流的计算。应用SWAT 2005和Arc-View GIS 3.2集成的AVSWAT模型,对黑河干流上游山区流域莺落峡出山口径流进行模拟,发现其计算的流域平均坡长存在较大误差,进而影响到模拟结果。利用子流域内已知的平均坡度和平均坡长建立回归方程,计算各子流域的平均坡长,替换AVSWAT计算的不合理值,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模拟的月径流纳什系数从0.60提高到0.75,模拟结果得到显著提高。敏感性分析结果和径流曲线数(CN2)的分析也间接验证了流域平均坡长修正方法的可行性。在修正流域平均坡长后,对AVSWAT模型的其他参数CN2等进行优化,模拟的月径流的纳什系数达到0.81,表明本文建议的流域平均坡长计算方法是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干旱区黑河流域并取得较好模拟效果。 余文君 南卓铜 李硕 李呈罡关键词:黑河流域 SWAT GIS-based Family Tree System Integration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lectron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family tree,information sharing and function integ... Di Hu关键词:GIS DISTRIBUTED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GIS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被引量:17 2010年 利用共形几何代数(CGA)多维表达的统一性、几何意义的明确性及运算的坐标无关性等优势,构建了基于其上的GIS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建立不同维度地理对象与Clifford代数基本要素(Blades)的映射,实现代数空间中不同维度、不同类型地理对象统一表达与运算,并基于内积、外积实现了内蕴不同维度层次构建及度量关系的几何形体构建;构建了基于CGA的三维GIS空间数据模型整体架构、数据存储结构和编辑、更新机制,并基于CGA几何与拓扑运算基本算子,实现面向对象的三维GIS几何和拓扑分析功能;某小区三维数据的实例演示表明,基于CGA的三维GIS空间数据模型可有效表达不同维度的复杂几何形体,且几何和拓扑关系运算具有简明、高效等特点,具备支撑三维乃至时空GIS数据模型的潜力. 袁林旺 俞肇元 罗文 周良辰 闾国年关键词:共形几何代数 三维空间数据 卫星测高揭示的海面变化经纬向耦合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响应 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引入3阶主张量分析方法对1993~2008年赤道太平洋地区卫星测高数据进行解析,前两个主张量可有效表征海面变化的经、纬向耦合特征,重构与对比了该时段内6次ENSO事件海面变化的经、纬向演化的空间构型与耦合作用过程.结果表明:海面的经向变化可表征ENSO强度变化,纬向变化表现为受ENSO影响的年周期波动;经、纬向张量的时间系数与MEI以及EMI指数间多尺度分析表明,两者均受El Nino Modoki影响,但在耦合尺度、能量共振关系以及相位关系上存在差异;海面变化对不同类型ENSO事件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高、低海面位置、振幅以及高、低值区分布形态与空间范围等方面.其中常规的El Nino多表现为东太平洋型ENSO,El Nino Modoki则表现为中太平洋型.不同类型的ENSO在经纬向耦合演化轨迹的周期性、规则性和方向性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ENSO类型区分依据. 俞肇元 袁林旺 闾国年 罗文 谢志仁关键词:赤道太平洋 海面变化 ENSO EL 时空拓扑关系描述及其推理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空间目标处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时态拓扑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经常交织在一起,形成时空拓扑关系,因此有必要在统一框架下研究时空拓扑关系。基于Allen对时态拓扑关系和Egenhofer对空间拓扑关系的研究,对时态拓扑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分别采用3×3的矩阵进行描述,将时空拓扑关系表示为3×6的矩阵,并描述了简单面/面之间的104种时空拓扑关系。在研究时态拓扑关系推理和空间拓扑关系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空拓扑关系推理方法。该文提出的时空拓扑关系描述和推理方法对于拓展时空拓扑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沈敬伟 温永宁 闾国年 吴明光 张红平关键词:时空拓扑关系 空间拓扑关系 西北太平洋海区年际至十年际海面变化尺度耦合与波动转型 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SSA)等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区14个站位验潮序列的年际到十年际尺度海面波动的时空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5a周期和4.5a周期在振幅与相位上表现出与ENSO指数波动的尺度耦合,并存在显著的由低纬向高纬的振幅、能量递减的纬向传递特征。4.5a周期和8a周期与PDO变化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尺度耦合波动,高纬各站位海面波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自东向西的径向传递。在空间维上,PDO作用下的传播型波动的响应范围明显小于ENSO事件,反映了二者驱动机制的差异。该海区约在1973年和1998年左右发生过两次明显的海面波动转型,并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存在一定关联。 袁林旺 罗文 徐良将 俞肇元 易琳 谢志仁关键词:MSSA ENSO PDO 海面上升对太湖流域经济影响的模拟与评估 2012年 以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部位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应用Bootstrap方法预测了各市县至2030年的GDP值,进而基于海面-地面系统演变模型,就海平面上升到2030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多场景模拟与评价。结果表明:由于区域内经济发达的市县多处于地势低平的地区,未来海面上升对太湖流域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极为显著,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各县市地形地貌条件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当海面上升值为23 cm、31 cm和60 cm时,受影响面积和GDP损失分别高达13.2%~24.0%和15.7%~26.9%。海面上升影响表现出区域分异的特征,以太湖、长江及其各支流为中心向外扩张,中部平原、洼地受影响较为严重,外围的北部和东部受影响较小。区域未来发展应考虑分区治理及区域内联合策略,以积极应对海面上升的可能威胁。 袁林旺 俞肇元 罗文 钟鹤翔 谢志仁关键词:太湖流域 BOOTSTRAP方法 地理分析导向的虚拟地理环境:框架、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47 2011年 针对目前虚拟地理环境侧重表达、忽略地理分析的现状,从现代地理学研究与发展前沿需求出发,探讨了可支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虚拟地理环境的框架、结构与功能.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的构建理论和实现技术,分析了面向地理分析的虚拟地理环境的建设目标,构建了虚拟地理环境整体框架;将虚拟地理环境分为数据环境、建模环境、表达环境与协同环境四个子环境,深入解析了各子环境的功能、关键技术与研究思路,为虚拟地理环境进一步发展及虚拟地理环境平台研制与开发提供参考. 闾国年关键词:数据环境 建模环境 协同环境 气候-海面变化数据检索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2011年 对地学数据进行GIS统一管理与检索分析,实现数据的空间化显示和数据挖掘,是数据共享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的气候-海面变化数据集为例,在气候-海面变化数据模型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数据库的统一规划、设计与管理;同时基于.NET、ArcIMS开发平台,利用ASP.NET、ADO.NET等工具开发了气候-海面变化数据检索系统,用户可在统一平台下实现基本数据、专题、空间和文献的单一检索或多角度集成检索。此外,通过GIS初步实现了一些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以及文献空间化及相关地学数据的可视化。本系统初步实现了面向用户服务的统一存储管理、发布、检索与共享,是将科学数据中心由单纯的数据下载中心向数据服务中心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孙健 袁林旺 闾国年 俞肇元 谢志仁关键词:WEBGIS 数据检索 空间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