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黄宗贤郝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少数民族题材
  • 2篇他者
  • 2篇题材
  • 2篇民族题材
  • 1篇异域
  • 1篇中国绘画
  • 1篇中国学派
  • 1篇他乡
  • 1篇偏见
  • 1篇美术
  • 1篇美术创作
  • 1篇民族形象
  • 1篇绘画
  • 1篇价值新论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黄宗贤
  • 1篇郝爽

传媒

  • 1篇美术观察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再访“异域”与自我的重构——少数民族题材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价值新论被引量:6
201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养料,艺术家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创作出了一批西部民族题材的经典作品,这些创作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术形态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消费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面临着新的价值趋向和问题。本文着重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和反思,提出一方面异域风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精神栖居之地,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美术创作本身也面临着被消费、被娱乐的价值危机。
黄宗贤
关键词:他者他乡
“他者”的偏见与“自我”的重构——略论中国绘画中少数民族形象的转换被引量:1
2014年
本期刊发黄宗贤、郝爽《“他者”的偏见与“自我”的重构——略论中国绘画中少数民族形象的转换》,作者指出,20世纪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在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却显露出了与古代不同的价值取向,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呈现出积极饱满的正面形象。这种形象的转变与不同的时代诉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折射出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与作为表现对象的客体之间互为“他者”的关系重构。屈菁、屈健的《“中国学派”与民族风格动画的当代思考》认为,动画“中国学派”本质是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它对于民族风格的探索具有多向度的、多源性与包容性的特色,在题材、叙事方式、材料工艺、美术风格与表现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学派”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是动画业界和学术界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有理清中国动画的创作思维以及它与国外动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快地融入国际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技术,重新审视与完善当代审美意识下的民族性,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再度面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才不至于使“中国学派”沦落为空头理论,才能够重铸“中国学派”的未来。
黄宗贤郝爽
关键词:民族形象中国绘画偏见少数民族题材中国学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