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104)

作品数:33 被引量:265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保和徐强张秋月张真张晨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血压
  • 21篇高血压
  • 11篇高血压病
  • 10篇中医
  • 6篇治疗高血压
  • 5篇治疗高血压病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中医证
  • 4篇网膜
  • 4篇开窍
  • 4篇病变
  • 3篇证候
  • 3篇疏泄
  • 3篇中医药
  • 3篇主疏泄
  • 3篇高血压患者

机构

  • 3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王保和
  • 17篇徐强
  • 6篇张秋月
  • 6篇张晨
  • 6篇张真
  • 4篇汪元元
  • 4篇汪涛
  • 4篇王彤
  • 4篇田麒
  • 3篇祁向争
  • 3篇寇冠军
  • 3篇张新颖
  • 2篇周晓妍
  • 2篇赵英强
  • 2篇翟静波
  • 2篇王孝琴
  • 2篇朱家旺
  • 2篇武强彬
  • 2篇林松
  • 1篇赵亚莉

传媒

  • 8篇天津中医药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西部中医药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主疏泄”理论辨析被引量:31
2012年
"肝主疏泄"是中医藏象学中的重要概念,最早出现于《内经》。其高度概括了肝的生理功能,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等作用,对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有较大影响,对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概念源流、理论内涵及其具体的功能体现等方面,系统对"肝主疏泄"理论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对临证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徐强张秋月汪元元王保和
关键词:疏泄生理功能
气候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风向、风力级别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67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发生率与风向和风力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偏北风天气下发生血压波动的患者显著高于偏南风天气;3级以上的北风天气发病率最高;3级以下的南风天气发病率最低(P<0.01);47%的患者尽管坚持规律服药,仍不能避免风力变化带来的血压骤升。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自然界风力风向变化密切相关,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在坚持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积极避免气候变化引起的血压波动。
张真张天译李静朱家旺武强彬徐强王保和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风向天人相应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彩色多普勒超声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中。通过彩超检测、分析肝脏血流动力学对于诊断某些肝脏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异性。现搜集近来相关研究资料,初步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病理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王作林王保和
关键词:肝疾病肝动脉门静脉
运用调肝法治疗高血压临床经验被引量:2
2015年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总结前人经验,肝脏在高血压的发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调肝在治疗高血压中有着重要作用,现总结临床中常用的调肝方法。
张晨王保和
关键词:调肝高血压中药
中医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通过分析文献发现,中西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在个性化治疗需求下,应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特色,着眼前期预防、辅助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靶器官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或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张秋月王保和徐强
关键词:中医药
中医治未病方法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笔者以中医穴位外贴疗法对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8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IG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完成55例),对照组53例(完成50例)。两组在性别。
顾淑英田麒高瑷洁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糖尿病
高血压病中医治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并在逆转靶器官损害、药物毒副作用较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独到优势。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资料众多,本文拟从治病八法的角度对高血压病的治法进行综述,为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梳理高血压病提供思路。
祁向争王保和徐强
关键词:高血压病治法
基于从肝论治的高血压病舌象的临床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肝火上炎证与肝气郁结证辨证治疗后舌象变化的规律,初步探讨肝藏血主疏泄生理功能对人体微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25例,其中肝火上炎证13例,肝气郁结证12例,分别对其进行辨证治疗28 d,治疗药物分别为三草芍甘汤和柴胡疏肝散颗粒剂,2次/d,1袋/次。基线期及治疗期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舌象数据采集。结果:中药干预前肝气郁结组最大瘀斑面积明显大于肝火上炎组(P<0.05);中药干预后有舌瘀斑患者较前明显减少(P<0.05),且最大瘀斑面积较前显著减小(P<0.05);两组间苔色比较,肝火上炎组黄苔显著多于肝气郁结组(P<0.05);肝火上炎组中药干预后苔质由厚腻转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络脉两组间比较及组内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循环障碍和内分泌代谢紊乱。肝火上炎证以微循环充血表现为主,肝气郁结证以微循环淤血表现为主。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时局部为微循环淤滞状态,血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可能释放某些血管活性物质,血液出现特定的病理变化。
张晨王保和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从肝论治舌象
从“脑-肝-血管”轴初步探讨肝藏血、主疏泄的机制被引量:17
2015年
"肝藏血,主疏泄"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在中医辨证论治诸多疾病中应用广泛,尤其在高血压病的从肝论治方面。然其调节血压、调节肝血流的具体机制,调节血压血流的途径、部位等尚不甚明确。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脑-肝-血管"轴的角度,基于肝血管和生理、神经支配等方面,初步探讨其"藏血、主疏泄"的机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相关深入基础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寇冠军郑偕扣徐强王保和
从气虚角度探讨眩晕与高血压病机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4年
从气虚为基本病机结合气之升降、血瘀、痰阻和寒凝等探讨眩晕与高血压的相关病机,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蒋文潇王保和
关键词:高血压眩晕气虚病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