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5-004)

作品数:69 被引量:653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阶黄世敬潘菊华汤艳莉李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艾滋病
  • 31篇中医
  • 15篇中医药
  • 15篇病毒
  • 12篇免疫
  • 10篇免疫重建
  • 7篇淋巴
  • 6篇HIV/AI...
  • 5篇中医临床
  • 5篇细胞
  • 5篇干预
  • 5篇病毒疗法
  • 4篇症状
  • 4篇中西医
  • 4篇中西医结合
  • 4篇中医治疗
  • 3篇体征
  • 3篇中医药干预
  • 3篇西医
  • 3篇淋巴结

机构

  • 5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广西中医学院...
  • 4篇广西中医学院
  • 4篇遵义医学院附...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云南省中医中...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大连交通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3篇王阶
  • 19篇黄世敬
  • 17篇潘菊华
  • 14篇汤艳莉
  • 13篇吴巍
  • 12篇李勇
  • 12篇薛柳华
  • 10篇肖培根
  • 8篇许利嘉
  • 8篇吴欣芳
  • 8篇林洪生
  • 6篇彭勇
  • 5篇卢耀增
  • 4篇陈宇霞
  • 4篇邓鑫
  • 4篇孙丽华
  • 3篇刘延泽
  • 3篇周志平
  • 3篇曾毅
  • 3篇段呈玉

传媒

  • 15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传染病信息
  • 3篇中草药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年份

  • 18篇2013
  • 13篇2012
  • 24篇2011
  • 15篇2010
  • 5篇200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 ,但它的局限性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的关注。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是近年来学者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服药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然而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开展对策分析和干预是提高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郭黄吉冯丹周彩霞杨晓红陈正义王达利
关键词:艾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依从性
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对影响艾滋病进展的相关基因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主要包括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配体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他胞内因子;进而从研究的复杂性和潜在融合性方面阐述了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药的内在关联,认为中医证候理论可以从宏观表现层面与西医诊断互补,运用基因组学技术将有望实现中西医学思维的融合,在中医药干预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作用。
汤艳莉王阶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基因芯片中医药艾滋病
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发生于艾滋病患者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的免疫重建过程中,本文分别对其概念、发病机制、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综合文献资料认为在病人的诊治上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对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以免延误病情。免疫重建的特征之一是恢复了针对机会性感染致病原的免疫反应,因此除非有可能威胁患者生命或导致高致残率外,都应继续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
吴巍黄世敬王阶
关键词:HIV/AIDS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南五味子属应更名为冷饭藤属的论证被引量:4
2010年
五味子属(Schisandra)植物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植物无论从入药部位或是功能主治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多以果实入药,大都与五味子有关,具有滋补强壮、止咳化痰的功效,而后者多以藤茎入药,大都与血藤有关,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中国药典将五味子属的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干燥果实作为中药五味子的来源,而将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干燥果实作为南五味子的来源。符合本草记载和当今使用情况。Kadsura属植物的中文名长期被误用作南五味子属,K.longipedunculata被误用作南五味子的来源。事实上古代本草记述的南五味子主要为Schisandra sphenanthera,而Kadsura属植物中现今无一作商品五味子应用。为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建议将Kadsura属的中文名改为冷饭藤属。
肖培根许利嘉肖伟彭勇
关键词:五味子五味子属南五味子南五味子属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恒河猴血液学和血液生化的动态变化
2012年
目的探讨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血液学和血清生物化学的变化,研究艾滋病的发生机制。方法 20只恒河猴感染SIVmac239后分别在感染前和感染后2、6、9、12、15和18个月在猴空腹状态用盐酸氯胺酮麻醉下静脉釆血。抗凝血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常规,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结果SIV感染猴红白细胞计数呈逐渐的减少。淋巴细胞计数有较明显减/增的波动。血清酶类ALT和AST没有明显的上升,但在15月时均有所下降P<0.05~P<0.01。LDH持续降低,原因未明。CK则逐月上升,至12月时达高峰,后又有所下降。血尿素氮逐月上升,并在6~18个月时P<0.01。总蛋白量上升,白蛋白逐月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倒置。SIV感染猴2个月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呈上升,至12月时略有下降,但到18月又上升。血糖(GLU)在SIV感染后逐月上升,后期上升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胰岛的损害有关。结论 SIVmac239感染猴后,通过SIV侵入相关的器官病变和体液调节失衡导致血液学和血液生物化学产生异常,从而提供有关猴艾滋病的一些基础资料,这将对研究人的艾滋病也许有所帮助。
孙丽华卢耀增吴小闲马耀文孙井江潘菊华王阶黄世敬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艾滋病早期免疫重建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方面内容。艾滋病是一种全身性严重慢性传染病,至今没有治愈的方法,预防凸显其重要性。对于艾滋病无症状期的治疗西医没有有效的手段,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扶正作为主要治法,兼以祛邪,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中医药干预达到早期免疫重建将是艾滋病无症状期治疗中重要的方法。
李勇王阶林洪生汤艳莉
关键词:治未病
异型南五味子藤茎中1个新的木脂素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异型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化合物1是1个新的二芳基丁烷类木脂素二聚体。结论:五味子科植物中二芳基丁烷类木脂素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属于首次发现。
许利嘉肖伟彭勇刘海涛肖培根
关键词:五味子科木脂素化学成分
艾滋病治疗存在的不足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概况被引量:6
2010年
艾滋病在全球不断扩散和流行,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灾难性疾病。西医治疗能够控制病毒,从而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广泛应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中医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入艾滋病的治疗也存在着必要性及可行性。中西医并重,实现优势互补,可能是艾滋病治疗的新模式。目前艾滋病的研究很多,但存在的不足也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吴欣芳王阶
关键词:艾滋病中西医结合
31 122例住院输血患者HIV抗体筛查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中需输血住院患者HⅣ感染情况。方法:对31 122例需输血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HIV抗体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阳性者送省疾控中心做蛋白印迹试验(WB法)确诊。结果:31 122例需输血住院患者中,H1V抗体阳性者155例,阳性检出率4.96%o。结论:综合医院应加强对住院患者的HIV抗体检测。
董泽令罗显华张信江黄世敬陈龙庆杨欢黄建
关键词:住院患者HIV抗体HIV/AIDS
中医药对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孙伯欣王阶李勇
关键词:中医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