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020305)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立群曹立群顾文杰喻其林孙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鸡粪好氧发酵高效同程硝化-反硝化菌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为验证鸡粪好氧发酵过程同程硝化-反硝化细菌的存在,全程进行了高效同程硝化-反硝化菌株的分离、筛选,并对筛选的高效菌株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筛选到1株高效同程硝化-反硝化细菌JY45—2,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为兼性化能自养型菌株。JY45-2菌株生物学特性为:当有机物质量浓度1360mg/L、氨态氮质量浓度212mg/L、pH8、C/N为3.54和培养温度45℃时,氨态氮利用效率最高。JY45—2菌株的有机物耐受范围宽,有机物质量浓度为680~2040mg/L时,作用3d后的氨态氮利用率可达30%以上。在鸡粪好氧发酵过程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同程硝化-反硝化细菌,证明了该固态发酵体系中存在同程硝化-反硝化细菌。
- 曹立群喻其林肖维伟孙文顾文杰王立群
- 关键词:鸡粪硝化假单胞菌
-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在鸡粪发酵氮素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在以秸秆为调理剂的鸡粪好氧发酵环境,按温度阶段取样、分离好氧反硝化细菌,进一步通过反硝化活性测定实验筛选其中优势好氧反硝化细菌。将其回接到发酵堆垛中,并测定堆肥的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等指标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鸡粪发酵中存在着好氧反硝化细菌菌群;通过活性测定实验,筛选出了3株优势好氧反硝化的菌株SF35-1、JF45-2和JF35-1,经鉴定分别归为芽孢杆菌属、德克斯氏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该3株细菌均来自于发酵中温段,说明反硝化作用受温度影响,中温段强于其他温段。另外芽孢杆菌属的SF35-1菌株和德克斯氏菌属的JF45-2菌株同时还具有硝化作用,但在所试环境中强度不及反硝化作用。回接发酵试验证实,接种的优势好氧反硝化细菌使鸡粪堆制发酵中的硝态氮及全氮含量降低,而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这些反硝化细菌在实际的鸡粪发酵环境中同样具有反硝化作用,并造成了堆肥的氮素损失。
- 王立群肖维伟曹立群喻其林孙文顾文杰
-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细菌鸡粪发酵硝态氮
- 鸡粪好氧发酵中异养亚硝化细菌的筛选及转化能力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从鸡粪好氧发酵过程筛选得到异养亚硝化细菌并测定它们的氮转化能力,在鸡粪与秸秆为堆制原料的发酵过程中的不同温度阶段取样,初步分离异养亚硝化细菌(以乙酰胺为碳和氮源),再通过转化试验测定铵态氮及亚硝态氮,筛选出高效异养亚硝化细菌。结果表明:通过铵态氮转化试验筛选出了15株异养亚硝化细菌,将15株菌生成亚硝态氮的质量浓度统计分析得出其中4株菌与其他菌差异显著(P<0.05),在所测时间及环境内氧化铵态氮和生成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平均分别可达100和1 mg/L以上,经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芽孢乳杆菌、棒状杆菌、德克斯氏菌属,均为所筛选菌中的高效异养亚硝化菌。其中芽孢杆菌属的转化能力高于其他属,氧化铵态氮和生成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分别可达150、1.5 mg/L,在发酵过程中能发挥硝化作用,提高铵态氮的利用率。4株菌亚硝化作用较强的时段有所不同,但在菌体生长的对数期均出现亚硝态氮迅速增加的现象。
- 肖维伟曹立群喻其林孙文顾文杰王立群
- 关键词:好氧发酵亚硝态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