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80003)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蔡军安灵刘立焱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生成、演变及其反思被引量:1
- 2017年
- 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所衍生的富余教师的安置,形成了最初的幼儿园转岗教师群体。《教育规划纲要》颁行以来,学前教育事业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学前教育资源扩张同时,农村幼教师资匮乏困境加剧,大量中小学教师转岗而因此进入幼儿园,转岗教师规模得到迅速扩大,也使其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厘清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脉络,是研究幼儿园转岗教师、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
- 蔡军刘立焱
- 中国儿童入学准备研究新进展
- 当前,随着入学准备研究重心的转移,围绕生态学理论基础、多元化的入学准备责任主体、教师和家长的观念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展开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入学准备的生态理论模型研究...
- 蔡军
- 关键词:幼小衔接生态学教育公平
- 文献传递
- 基于区间决策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测评方法被引量:4
- 2013年
- 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绩效测评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缺乏激励的指导思想和考核标准脱离实际情况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基于不确定性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测评方法。首先建立了绩效考核测评指标体系,在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值落点的方法确定评价信息区间,从而给出基于区间数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并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充实了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测评理论体系。
- 蔡军
-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熵权法区间数
- 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使命、危机与救赎被引量:7
- 2015年
- 数量巨大的幼儿园转岗教师群体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转岗教师既担负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双重历史使命,又因其专业化水平制约,对实现公平、普惠、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造成了新的巨大潜在危机。通过规范教师准入、做好转岗培训、关怀教师的生命价值,来促进转岗教师个人的转型与发展,这同时也是对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拯救。
- 蔡军
- 关键词:转岗教师教师准入转岗培训生命关怀
- 从《纲要》到《指南》,论“五指活动”理论的时代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中的五指活动理论为线索,从教育内容、主导观念、基本思想、教师地位、教育评价、组织实施等方面入手,分析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体现的历史价值;还从框架结构、教育目的、幼儿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学习特点出发,剖析其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时代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对五指活动的继承和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对五指活动的发展和创新。五指活动理论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彰显了新的时代价值。
- 蔡军安灵
-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主体
-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生存困境及改善被引量:20
- 2015年
- 为了解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生存状态,分层抽样选取陕西402名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10名转岗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一般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水平、职称评定率以及适当的收入水平,但这些较好的外部评价指标主要来自教师转岗前的贡献,其较高的发展起点与现有的发展困顿和停滞形成了巨大落差,反而加剧了转岗教师生存状态内部体验指标的显著降低,他们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有更多的职业倦怠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不满意,离职意愿强烈。为改善转岗教师的生存状态,应秉持生命关怀的关键理念,落实转岗培训,聚焦转岗适应期,激活转岗教师个人的主体性。
- 蔡军
-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前教育转岗教师
- 现实成效与理性反思:幼儿园转岗教师政策的政府规制及转型
- 2019年
- “国十条”确立的转岗政策大幅增加了转岗教师在学前教育机构的供给,缓解了学前教育大发展中师资匮乏的困境,推动了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壮大、更新与流动。但由于转岗教师群体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专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将对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形成潜在冲击。因此,在建立常态化幼儿教师供给机制同时,必须把转岗教师队伍建设放到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针对转岗、安置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制度,完善针对转岗教师培训、进修等方面的政策,特别是要大幅缩减从非常规途径补充教师的数量,适时对转岗教师政策“刹车”,通过“关、转、退”实现控量保质,来提升农村幼教师资队伍质量和学前教育质量。
- 蔡军
- 关键词: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