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09td08)

作品数:20 被引量:123H指数:7
相关作者:魏立新成庆林王克亮赵健刘扬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油田
  • 4篇驱油
  • 4篇集输
  • 3篇油库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调剖
  • 2篇油管
  • 2篇油管道
  • 2篇油气集输
  • 2篇原油库
  • 2篇输油
  • 2篇输油管
  • 2篇输油管道
  • 2篇驱油效果
  • 2篇发泡
  • 2篇发泡剂
  • 2篇采收率
  • 2篇稠油
  • 2篇大庆油田

机构

  • 20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蓝海工程...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5篇成庆林
  • 5篇魏立新
  • 4篇王克亮
  • 4篇赵健
  • 3篇刘扬
  • 2篇王志华
  • 2篇马明利
  • 2篇杨林
  • 2篇陈明辉
  • 2篇余涛
  • 2篇李慧敏
  • 1篇陈金凤
  • 1篇周志军
  • 1篇王洋
  • 1篇侯进才
  • 1篇李哲
  • 1篇王旭旭
  • 1篇赵利
  • 1篇党庆功
  • 1篇张萌

传媒

  • 1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应用能源技术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2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非均质油藏调剖井和层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方法开发非均质油藏,不可避免会造成油井含水或部分油井水淹.注入水窜入油井时,不管低渗透层是否受到开发,大部分注入水进入到高渗透层,因而使低渗透层在开发过程中采油速度很慢,或是基本未投入生产.为了降低产水量,保持或提高采油量,必须对已开发的非均质油藏实施相应的堵水调剖措施,防止注入水沿高渗透带水锥突进到油井,影响水驱采收率.本文建立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非均质油藏调剖井和层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运用综合评判方法优选调剖井和层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该评价方法计算方便,易于操作和推广.
周志军李慧敏党庆功侯亚伟王飞王凤颖
关键词:调剖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采出程度
苏嵯输油管道生产运行方案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苏嵯输油管道是呼伦贝尔油田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承担着其主要的原油输送任务。为了降低原油输送成本,以生产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苏嵯输油管道生产运行方案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属于混合变量非线性优化问题。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采用两级递阶优化方法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与现有运行方案相比,综合费用冬季可节省18%,夏季可节省28%。
杨林
油田加热炉节能运行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被引量:7
2011年
对油田在用加热炉进行节能监测,是石油企业提高设备能源利用率的一项基础工作。针对目前监测方法将所有评价指标视为同等权重,而且所得评价结果仅限于定性的情况,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加热炉运行的综合评价。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加热炉节能运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对某油田实际运行加热炉进行综合评价的应用实例研究,得出各项评价指标作用权重大小依次为炉体外表面温度、排烟温度、空气系数及热效率;基于关联度大小得到的用能情况排序,为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依据。
成庆林李秀娟吴照云
关键词:油田加热炉熵权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模拟注蒸汽油藏水热条件下低硫稠油的化学改质反应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模拟注蒸汽热采水热条件开展了辽河低硫稠油化学改质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改质后稠油中硫等杂原子部分被脱除,芳环数和总环数减少,H/C增大,重质组分含量降低,稠油粘度降低。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反应温度可强化稠油化学改质反应,但反应时间在72 h以上和反应温度在240℃以上时改质稠油粘度降低幅度趋缓。辽河低硫稠油化学改质反应不仅涉及有机硫化物与水反应而发生裂解,还包括稠环桥联键断裂和脱炕基侧链等反应。砂及某些金属离子或化合物对化学改质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供氢剂和碱对裂解反应具有促进作用,模拟实验证实了水热条件下辽河低硫稠油化学改质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及供氢剂、碱和砂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
钟立国刘永建
关键词:稠油热采改质催化剂供氢剂
原油储罐的热油循环工艺方案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了原油储罐热油循环加热方式的工艺特点,以能耗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热油循环方案的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属于非线性混合变量优化设计问题。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采用分层优化策略进行求解。对大庆油田南三油库的热油循环工艺方案进行了优化。与优化前相比,系统耗电量降低16.4%,耗气量降低31.7%,总能耗费用节约28.9%。对储油罐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加热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热油循环加热方式下,储油罐在高液位,低温条件下运行更经济。
赵健姜群发马明利杨林王霁唐克
关键词:热油循环
定边区块微生物驱油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延长油田定边区块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问题,开展了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模拟油层温度50℃等条件,对三种微生物菌种S、M、P在定边天然岩心柱中的驱油效果进行研究。结合注入压力和采收率曲线动态分析三种微生物菌种在岩心中的作用规律。浓度为10%的菌种M的最佳用量为0.5 PV,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可达到9%,从而说明菌种M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定边区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王克亮王继红李世强赵莉
关键词:低渗透微生物驱降压增注调剖
水驱油田井网加密合理井数的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井网加密可以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井网密度越大,油田的开发效果越好。目前计算井网密度的方法很多,但针对水驱油田加密井合理井数和经济极限井数的计算方法却较少。该文以谢尔卡乔夫公式为基础,根据将来净现值公式推导出水驱油田加密井合理井数和经济极限井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计算结果合理,可为油田井网加密提供理论支持。
于成龙李慧敏赵敏罗池辉
关键词:井网加密采收率井网密度
压降梯度法确定低温集输回油温度界限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低温集输工艺技术中安全回油温度这一关键参数难以可靠制定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以流动压降梯度变化为主要依据来确定回油温度界限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确定了相应的界限值,同时认为在一定流速和集油半径范围内,当回油系统含水率高于80%时,可以实现在原油凝固点以下3~5℃安全回油。该方法突破了回油温度值在原油凝固点附近的传统认识,也为新的节能形势下进一步优化集油工艺运行参数,制定低温集输运行方案提供了有效手段和依据。
王志华刘扬魏立新庞仁山
关键词:低温集输大庆油田
稠油热驱过程多场耦合的描述与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阐述了由达西定律反映的驱油过程速率、动力与阻力间的动力学基本关系,分析得到热驱过程耦合现象的本质是,通过加热改善了与驱动有关的传递过程的动力与阻力特性,使得采油速率及采收率同时得到提高。以势场为载体,根据驱油过程"流"与"力"的相互关系,将驱油过程多场耦合的多层次描述慨括为动力势场与阻力势场的耦合、动力势场间的耦合及阻力势场间的耦合。在此基础上,结合渗流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给出多场耦合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最后以热水驱替过程为例作多场耦合分析,可从新的角度清晰、深入地描述此类过程。
成庆林刘扬王志国项新耀
关键词:稠油动力学
凝析气管道内水合物的生成预测及抑制
2011年
预测和抑制水合物的生成对凝析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于流程模拟软件UniSim模拟分析了国外某凝析气管内水合物的生成温度和形成的初始位置。并给出了抑制水合物形成的有效措施。
魏立新许艳春吴迪文江波倪学志
关键词:凝析气水合物温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