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899C03030202)
作品数:
2
被引量:10
H指数:1
相关作者:
张悦
于明华
高辉
肖志坚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基因
1篇
蛋白
1篇
蛋白类
1篇
血液
1篇
血液系统
1篇
血液系统恶性...
1篇
血液肿瘤
1篇
嗜酸
1篇
嗜酸粒细胞
1篇
嗜酸粒细胞白...
1篇
突变
1篇
突变分析
1篇
肿瘤
1篇
重排
1篇
综合征
1篇
细胞
1篇
粒细胞
1篇
粒细胞白血病
1篇
临床和实验室...
1篇
慢性
机构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2篇
张悦
1篇
肖志坚
1篇
于明华
1篇
高辉
传媒
1篇
白血病.淋巴...
1篇
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1篇
2008
1篇
200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核仁磷酸化蛋白基因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被引量:1
2007年
核仁磷酸化蛋白(nucleophosmin,NPM)是重要的核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主要参与核糖体装配,胞质-胞核物质转运,调控中心体复制以及调节p53功能等。该蛋白编码基因NPM定位于染色体5q35。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目前已发现存在NPM基因突变以及几种累及NPM基因的少见非随机染色体易位。重点阐述NPM基因功能以及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
高辉
张悦
肖志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核蛋白类
全文增补中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EL/HES患者,用筑巢式RT—PCR方法检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PCR)联合测序分析检测JAK2 V617F,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JAK2V617F突变状态;PCR法检测TCRγ重排。比较CEL与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20例患者男:女为19:1,中位年龄33(20~57)岁。12例FIP1L1-PDGFRA检测阳性,测序证实FIP1L1断裂位点位于内含子10~12,PDGFRA断裂位点位于外显子12。1例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状态分析显示为杂合子突变。6例检出TCRγ基因重排,其中CEL4例,HES2例。CEL患者以呼吸道症状起病者多见,易合并循环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症状。CEL患者脾脏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HES(分别为92.5%和42.5%,P=0.031),发生贫血及骨髓纤维化的比例亦高于后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嗜酸粒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酸粒细胞形态学异常更多见于CEL患者,主要表现为嗜酸性颗粒减少,嗜碱性颗粒增多及胞质空泡等。结论①嗜酸粒细胞增多男性好发,以年轻人为主;②CEL患者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易发生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规检查对CEL与HES鉴别意义不大,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对CEL诊断有一定帮助;③部分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进一步研究其在HES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今后此类患者的诊断及开展新的靶向药物治疗;④部分CEL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TCRγ重排同时存在,二者在HES发病中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张悦
于明华
徐世才
杨琳
于阳
郝玉书
肖志坚
关键词: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DNA突变分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