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DA)
- 作品数:52 被引量:709H指数:16
- 相关作者:杨仲江刘健沈雷卢慧慧王昊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多脉冲下MOA老化劣化在线监测指标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前国内外对MOA(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运行状态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单脉冲下开展的,而真实自然闪电大多是多脉冲形式。单脉冲在能量上和持续时间上均远小于真实自然闪电,并不能模拟实际自然环境中的多脉冲闪电情况。为此,在多脉冲冲击试验条件下得到MOA老化劣化变化过程中的真实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数据的变化来研究表征MOA老化劣化的参数指标,并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基于多脉冲下的神经网络算法对不同运行状态的MOA正确识别率超过96%,表明其具有高精度和正确性。为多脉冲下MOA老化劣化的研究提供完整的智能化在线监测新方法。
- 王梧熠杨仲江于忠江孙涌姚旭麟李洪阳
- 关键词:MOA多脉冲在线监测神经网络
- 涡轮增压器织构化浮环轴承润滑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3年
- 为研究表面微织构对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在极端工况下润滑过程的影响,基于浮环轴承基本工作原理,以VT50半浮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未织构、内织构和外织构3类浮环轴承内间隙三维润滑油膜模型,利用Fluent模拟获取润滑油速度及压力等信息。经研究获得以下结论:表面微凹腔的设置能够增强油膜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浮环轴承的工作平稳性,织构后最大平均油膜压力相对于未织构方案可提高1.92%;相对于外织构形式的动压作用,内织构形式通过挤压作用而在织构区域获得更高的油膜压力,前者油膜压力峰值可比后者高26.7%;在轴向润滑油出口区域附近设计微凹腔内织构是改善浮环轴承润滑性能的有效措施,可以防止轴承倾斜失效。
- 钱晏强尹必峰汪博文孙韶
- 关键词:增压器浮环轴承
- 多脉冲下架空线缆耦合雷电电磁波特性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传输线缆在电力输送和信号传输领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传输线耦合雷电电磁波产生的过电压、电流对整个传输线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架空线缆、闪电通道一体化模型。利用模拟8/20μs单脉冲雷电流及多脉冲雷电流进行试验,得出结论如下:架空线缆耦合电压波形以阻尼振荡波形式衰减;耦合电压幅值整体随冲击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多脉冲条件下耦合电压幅值与冲击电流峰值不是对应的比例关系;单脉冲冲击下,耦合的能量随冲击电流峰值以指数形式增加,多脉冲冲击下,耦合的能量整体随冲击电流峰值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耦合电压出现重叠、互连现象时,其会在几微秒内耦合到大量的能量,从而出现低雷电流高能量的现象。试验所得结果对架空导线在实际的防雷保护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申东玄杨仲江王梧熠
- 关键词:架空线缆多脉冲
- 黑荆树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被引量:13
- 2014年
- 以黑荆树叶片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6-BA与IBA组合、6-BA与2,4-D组合、TDZ与IBA组合均可诱导愈伤组织,但诱导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外源激素组合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其增长率为165.21%~208.53%,其中以6-BA与IBA组合的增长率最大;在添加TDZ与IBA的培养基上易分化出不定芽,但不同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对不定芽的分化率和芽的生长影响达极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筛选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5 mg/L IBA,诱导率为43.36%,平均增量和增长率分别为1.04 g和208.53%;最适宜继代时间为18~21 d;最适宜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0.05 mg/L TDZ +0.2 mg/L IBA,分化率为51.85%,每块愈伤组织上分化5~8个芽点。
- 唐佳佳尚旭岚洑香香
- 关键词:黑荆树外源激素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性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天南星中氨基酸成分被引量:28
- 2014年
- 为建立中药材中氨基类极性非紫外活性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以中药材天南星为研究对象,采用柱前衍生化技术,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化试剂,经C18色谱柱(100 mm×2.1 mm,3.5μm)分离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析,共解析了天南星中20个成分,包括18个氨基酸和2个胺类化合物。经优化衍生化条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和0.05 mol/L醋酸铵-醋酸缓冲液(pH 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54 nm下检测,建立了同时测定15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经方法学考察符合含量测定要求。谷氨酸、色氨酸在2~100 mg/L范围内、精氨酸在6~300 mg/L范围内、其余各氨基酸在0.8~40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5%~105%之间,RSD均小于3%;并成功应用于12批中药材的测定。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具有可操作性,可用于快速鉴定中药中的氨基类成分以及进行含量测定。
- 王星池玉梅康安
- 关键词: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天南星异硫氰酸苯酯
- 序列结构的RNN模型在闪电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强对流天气中发生的闪电事件进行预警。根据闪电发生概率与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使用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历史雷达回波数据集,结合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改进的神经单元、网络结构与损失函数,通过前2 h的历史回波数据来预测未来1 h内的回波形态与移动轨迹,根据预测结果进行闪电预警。检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模型可以有效的预测出后续回波的生消以及dBZ数值的分布变化,在30 min的时效内能够较好的预测40 dBZ以上区域的回波特征,对发生的闪电事件进行预警。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光流外推算法相比,临界成功指数CSI和HSS预报评分具有20%左右的提升,为在强对流天气下后续闪电的预警工作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指导。
- 杨仲江马俊彦王昊
- 关键词:神经网络
- 基于生态理念的儿童智能可穿戴装备设计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文中介绍基于生态理念的儿童智能可穿戴装备的设计研究,包括生态理念的概念、基于生态理念的智能可穿戴装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路线、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主要研究儿童智能服装与可穿戴设备结合方式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可穿戴设备的可持续性、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的可持续性、面料和款式的可持续性,为在生态理念条件下设计儿童智能可穿戴服装提供帮助。
- 桑盼盼沈雷
- 关键词:生态理念智能服装智能化设计可持续性
- 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性能试验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了检验研制的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整体性能,在室内、室外、田间分别对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光谱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线性度与精度,线性决定系数均达到了0.95以上;传感器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好,其中波长720 nm探测镜头的回程误差为3.35%,波长810 nm探测镜头的回程误差为2.22%;仪器的动态稳定性良好,在测试环境下,太阳光源辐照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较小,其中波长720 nm探测镜头平均误差为1.43%;波长810 nm探测镜头平均误差为1.38%;仪器对水稻叶层氮含量、叶层氮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叶干重的监测性能优良,线性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879 5、0.883 0、0.859 6和0.839 3;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6.14%、8.29%、6.24%和6.19%。
- 杨建宁张井超朱艳姚霞曹卫星倪军
- 关键词:作物仪器性能分析
- 真空中温热处理对家具用材力学性能及颜色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本次实验以缅甸红(Pometia pinnata J.R.etG.Forst)为试材,在真空条件下(绝对真空6.7 kPa),对木材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及时间分别为120℃、150℃、180℃,2 h、3h、4 h,研究了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以下,木材的MOR和MOE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处理温度较处理时间对MOR和MOE影响显著。试件的MOR和MOE在180℃、2 h的条件下取得最大值。真空条件下木材颜色变化随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木材颜色变化影响明显。真空中温短时间热处理有助于提高木材的力学性能,对木材变色影响小,处理材更加适合家具及木制品制作。
- 刘洪海杨琳吴智慧黄琼涛
- 关键词:真空热处理家具用材力学性能木材颜色
- 智能服装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51
- 2017年
- 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智能服装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总结智能服装的主要特点与系统要求,归纳智能服装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分类。分析智能纤维与智能元件的应用,提出智能元件与服装的结合部位、结合方式及结合原则,并进一步提出目前智能服装产品设计在智能材料、智能元件及服装款式设计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智能服装的发展方向,即注重科技化与功能化的同时,更应强调产品的人性化,做到真正"以人为本"。
- 沈雷李仪薛哲彬
- 关键词:智能服装智能纤维传感技术交互技术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