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T50259)
-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3
- 相关作者:崔淼苏敬勤徐志欧阳桃花孙华鹏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四轮驱动模型被引量:19
- 2014年
- 研究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和规律兼具理论与现实价值。鉴于现有文献缺乏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系统梳理,本研究使用案例的方法通过对三个典型的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系统地识别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并构建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四轮驱动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品牌国际化、获取核心技术、扩大市场份额、以及获取国际化经验是驱动我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四个最主要动因。通过与西方企业跨国并购驱动因素的对比,得出品牌国际化、获取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经验是驱动中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特色因素。
- 孙华鹏苏敬勤崔淼
- 关键词:并购动因跨国并购民营企业
- 如何利用私募成功完成跨国并购交易:一个网络视角的多案例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鉴于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利用私募成功完成跨国并购交易,但缺乏相应理论解释的现状,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联想联合美国德州太平洋集团、新桥资本和泛太平洋集团并购IBM PC业务,以及中联重科联手弘毅、曼达林和高盛并购意大利西法的案例。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企业构建的以自身为核心、包括私募及其既有网络中的组织在内的跨国并购交易网络是并购交易成功的关键;这些相关主体能够为并购企业提供互补性的资金、信息和关系资源,帮助并购企业规避风险、取得交易的成功。
- 崔淼苏敬勤
- 关键词:跨国并购私募
- 基于资源演化的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控制权的动态配置——科隆公司的案例研究被引量:31
- 2013年
- 本文旨在以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控制权的冲突与调整为主线,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德国科隆公司收回在华合资企业控制权的案例为样本,采用动态视角,探讨合资企业控制权与资源相互演化的过程与模型。研究结论表明: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是由合资双方资源的动态博弈决定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收回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是由其优势的技术资源、快速增长的市场资源和获取的关键性人力资本决定的;关键性人力资本拥有专有性人力资本和强联结资本两个关键属性;跨国公司的资源与合资企业控制权之间的因果模糊性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再模糊的转变,促使跨国公司的控制权意识出现从"共生"到"排他"再到"共生"的转变。本研究发展了对控制权的基本认知:与传统观点认为控制权的本质是"排他"的不同,我们提出了"排他性"与"共生性"两种基本属性,并探讨了相应的适用条件,对完善控制权理论体系和指导合资企业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 崔淼欧阳桃花徐志
- 关键词:控制权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