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601A-02-01)
- 作品数:2 被引量:76H指数:2
- 相关作者:方世虎宋岩范瑞东许秀才刘楼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为例被引量:52
- 2007年
- 准噶尔盆地东部自晚石炭世洋壳消减后进入陆相盆地演化阶段,是一个构造演化复杂、由多个含油气凹陷和凸起构成的构造带,其构造演化历史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裂谷—断陷盆地阶段、断—坳盆地阶段、陆内坳陷盆地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阶段。结合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演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形成,影响烃源岩的演化进程,控制着含油气系统的多期生烃和多期成藏,构成含油气系统的运聚、改造和后期保存的关键时刻。
- 方世虎宋岩徐怀民范瑞东刘楼军许秀才
- 关键词:复合含油气系统吉木萨尔凹陷准噶尔盆地东部
- 准南地区前陆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与油气成藏被引量:24
- 2007年
- 准南地区前陆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活动始于约24Ma,主要形成于10Ma以来,在此期间,前陆冲断带持续扩展,形成现今地表可见的三排褶皱冲断带,其中二、三构造带主要形成于近3Ma以来。准南冲断带晚新生代以来的变形强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弱,变形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接近现今,其中,齐古—喀拉扎地区的构造变形较弱,向两侧变形有所增强。准南前陆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显示,冲断带前缘、推覆体下盘和隐伏背斜及具有早期构造背景、晚期构造变形较弱的构造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但二、三排构造带的构造形成时间较晚,可能是其油气丰度的制约因素之一。
- 方世虎贾承造宋岩郭召杰
- 关键词:前陆冲断带晚新生代油气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