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971)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晓宝宋成鹏马素萍张瑞汪立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柴北缘地区天然气^40Ar/^36Ar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测试并分析了柴北缘各油气田的14个天然气样品的氦、氩稀有气体同位素比值,并进行了气源对比。研究发现,柴北缘天然气40Ar/36Ar值分布在951~1712,平均1098,多数样品40Ar/36Ar较通常认为源于侏罗系的天然气40Ar/36Ar明显偏高,研究认为本区不存在幔源高40Ar/36Ar流体的介入,储层年代效应也不可能造成天然气40Ar/36Ar明显偏高,因此柴北缘天然气40Ar/36Ar明显偏高,主要是由于源岩年代积累效应引起的。据估算,气源岩年龄分布范围为164.7~460.8Ma,平均为345.1Ma,可能多数来源于石炭系。这一认识得到了柴北缘广泛分布有石炭系源岩和已发现源于石炭系原油的支持。柴北缘石炭系天然气的发现预示了柴北缘石炭系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层系,从而拓展了柴北缘天然气勘探领域。
- 张瑞张晓宝夏燕青李传浩徐子远汪立群马立协宋成鹏吴涛郭建明
- 关键词:天然气石炭系柴北缘
- 辽河盆地黄沙坨油田原油中氦同位素的来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辽河盆地黄沙坨油田原油样品中氦、氖和氩稀有气体同位素值的测试研究结果显示:①黄沙坨油田原油中稀有气体3He/4He(Rc)分布于2.61×10-6~3.50×10-6,平均3.06×10-6,具有幔源氦混入的特征,幔源氦的侵入份额为20.13%~30.24%,表明该区具有切割至上地幔的深大断裂;②据3He/4He计算,辽河盆地黄沙坨油田大地热流值分布于75.3~77.3mWm-2之间,平均76.4mWm-2,与我国中部、西部盆地相比该地区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值,对有机质的成熟与成烃较有利;③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氦同位素的研究与天然气中氦同位素的研究相似,可为大地构造背景、大地热流、油气来源和演化判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科学信息。
- 宋成鹏张晓宝马素萍
- 关键词:原油稀有气体同位素黄沙坨油田辽河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