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85-2-102-113)

作品数:2 被引量:54H指数:2
相关作者:屠鹏飞徐新文姜勇孙永强刘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肉苁蓉
  • 2篇苁蓉
  • 1篇学成
  • 1篇乙醇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苯乙醇
  • 1篇苯乙醇苷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2篇孙永强
  • 2篇姜勇
  • 2篇徐新文
  • 2篇屠鹏飞
  • 1篇鲍忠
  • 1篇刘晓明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肉苁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4
2011年
目的研究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Y.C.M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利用光谱数据结合理化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肉苁蓉干燥肉质茎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毛蕊花糖苷(1)、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2)、肉苁蓉苷C(3)、肉苁蓉苷D(4)、异毛蕊花糖苷(5)、管花苷B(6)、管花苷E(7)、盐生肉苁蓉苷D(8)、盐生肉苁蓉苷E(9)、plantainoside C(10)、osmanthuside B6(Z/E)(11a/b)、松果菊苷(12)、8-表马钱子酸(13)和京尼平苷(14)、ononin(15)、尿囊素(16)和半乳糖醇(17)。结论 化合物10、11a/b和15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晓明姜勇孙永强徐新文屠鹏飞
关键词:肉苁蓉化学成分苯乙醇苷
肉苁蓉片的炮制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建立肉苁蓉片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影响肉苁蓉片炮制工艺的主要因素,包括药材的软化方法、干燥方法、干燥温度和饮片厚度进行了考察。结果经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参数为:采用隔水蒸软2 h的方式将肉苁蓉软化,然后切成6 mm厚片,70℃烘干。结论 该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肉苁蓉片的工业化生产。
姜勇鲍忠孙永强徐新文屠鹏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