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JXM-200916)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仲彬徐志明李兴灿郭进生田艳静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电力大学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横纹管强化传热实验研究与机制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实验方法测试了横纹管和光管的传热与阻力性能,拟合出了所测的参数范围内横纹管和光管传热和阻力实验关联式。为了研究横纹管结构对管内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其强化传热机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对强化传热起关键作用的湍流强度、热边界层厚度、协同角及局部努谢尔数Nu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横纹管传热性能优于光管的原因在于边界层薄且扰动强,而且横纹管强有较好的场协同作用,全场速度和温度梯度之间的平均夹角减小。
- 张仲彬陈玲徐志明袁洪利
- 关键词:横纹管强化传热场协同
- 交叉缩放椭圆管CaCO_3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交叉缩放椭圆管与铜光管的传热和CaCO_3污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交叉缩放椭圆管的内部流场和壁面剪切力。实验结果表明:交叉缩放椭圆管的换热和抗垢性能均优于在对应状态下的铜光管,这主要是由于交叉缩放椭圆管的内部流场和壁面剪切力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交叉缩放椭圆管在低流速时污垢热阻渐近值较大,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提高流速对污垢热阻渐近值的影响不明显。
- 张仲彬李兴灿郭进生徐志明
- 关键词:交叉缩放椭圆管CACO3污垢污垢热阻
- 预测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的新方法被引量:7
- 2014年
- 通过动态监测板式换热器冷却水污垢热阻及影响污垢热阻的松花江水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铁离子、氯离子、细菌总数、浊度、电导率、化学需氧量、碱度和硬度等)变化。采用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回归、全要素BP神经网络三种预测方法建立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预测模型,选取1-15号样本为训练或回归拟合样本,16-20号样本为测试样本,并将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对板式换热器污垢特性进行有效预测,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误差小,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 张仲彬李煜郭进生李兴灿许中川徐志明
- 关键词:污垢热阻主成分分析
- 小容积流量工况下汽轮机级内流场的数值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FLUENT软件对某300MW汽轮机高压缸内小容积流量工况下的多级流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小容积流量工况下,负攻角也引起高压缸叶片流道内产生分离流动,并且上级流场对下级流场的影响很大。前一级的分离流动使下一级动静叶流道内的分离区域增多,分离涡的强度变大,甚至影响了叶片压力面中间部分的流场,导致流体在动叶前缘近壁区域的主流流向和速度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因此,进行小容积流量下多级流动的模拟是非常必要的。
- 张仲彬田艳静曹丽华孙毅
- 关键词:汽轮机
- 不同涂层材料表面CaCO_3污垢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对ECTFE、FEP、PTFE和PFA4 4种涂层材料表面的粗糙度、接触角、表面能测量和计算,考察了这些表面特性参数对CaCO3污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特性对污垢形成有较大影响,材料的表面能越低,污垢沉积量越小,而表面的粗糙度、接触角对CaCO3污垢形成的影响还未发现明显的规律。
- 张仲彬徐志明张明玉
- 关键词:表面特性CACO3污垢
- 涡流发生器对CaCO_3污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对直排浮点型涡流发生器的CaCO_2污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称重法(计算试片单位面积的污垢沉积量)对不锈钢平板和几种不同浮点尺寸、间距的涡流发生器的污垢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直排浮点型涡流发生器试片的污垢量到渐近值的时间比平板短,污垢增长速度较平板慢。直排浮点型涡流发生器当浮点直径5 mm、列间距15 mm的试片污垢量渐近值最小,污垢生长期也较长,抗垢性好。
- 张仲彬李兴灿高英伦张玉峰
- 关键词:涡流发生器CACO3污垢称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