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6065)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丁国良胡海涛彭浩庄大伟朱禹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含油纳米制冷剂沸腾中纳米颗粒相间迁移特性预测模型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评估纳米颗粒对沸腾传热的影响效果和采用纳米制冷剂的制冷系统长期运行稳定性,提出了含油纳米制冷剂沸腾中纳米颗粒相间迁移特性预测模型,通过模拟气泡的脱离和上升过程、纳米颗粒的运动、纳米颗粒与气泡的黏附、气液交界面上纳米颗粒的脱离,最终得到纳米颗粒的迁移量。该模型能够反映热流密度和加热容器几何结构等因素对纳米颗粒迁移特性的影响,模型预测值与95%的实验值的偏差在20%以内。
- 丁国良彭浩胡海涛
- 关键词:迁移气泡
- 含油纳米制冷剂沸腾中碳纳米管的相间迁移机制
- 2013年
- 含油纳米制冷剂沸腾中碳纳米管相间迁移机制,是评估纳米制冷剂沸腾传热效果和制冷系统中碳纳米管循环能力的基础。本文基于颗粒捕集理论和气浮理论,提出了各因素对碳纳米管相间迁移的影响机制;即碳纳米管迁移率随其长度或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制冷剂动力学黏度越小、密度越大,其完全蒸发时碳纳米管迁移率越大,碳纳米管迁移率随润滑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初始液位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丁国良彭浩胡海涛庄大伟
- 关键词:碳纳米管制冷剂
- 一种纳米流体热导率通用模型被引量:5
- 2010年
- 本文提出预测纳米流体热导率的通用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含球形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或含纳米管的纳米流体的热导率。模型首先计算纳米粉体团聚体的热导率与团聚体在流体中的体积分数,进而计算得到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将通用模型的预测结果、已有纳米流体热导率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97%的通用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的误差在10%以内,平均误差为2.8%。通用模型的精度超过已有的纳米流体热导率模型,且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 丁国良姜未汀彭浩胡海涛
- 关键词:纳米流体纳米粉体热导率
- 基于碳纳米管的含油纳米制冷剂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碳纳米管(CNTs)的含油纳米制冷剂(即由制冷剂R113、润滑油VG68和碳纳米管组成的纳米流体)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碳纳米管对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了外径为15~80nm、长度为1.5~10μm的四种碳纳米管。实验的饱和压力为101.3 kPa;热流密度为10~80 kW/m2;纳米油(碳纳米管和润滑油的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在纳米油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0~30%。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增强了含油制冷剂的池沸腾换热,在测试工况下换热系数最大可增加61%。当纳米油中碳纳米管浓度为20%不变,纳米油浓度由1%提高到5%时,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对换热系数的增加幅度由27%~59%降低至23%~55%;当纳米油的浓度为1%不变,纳米油中碳纳米管浓度由20%提高到30%时,不同尺寸的碳纳米管对换热系数的增加幅度由27%~59%升高到33%~61%。通过实验获得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含油纳米制冷剂池沸腾换热关联式,关联式的预测值与96%的实验数据偏差在±10%以内。
- 庄大伟彭浩胡海涛丁国良朱禹
-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碳纳米管关联式核态池沸腾制冷剂
- 含油金刚石纳米制冷剂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了含油金刚石纳米制冷剂(即由制冷剂R113、润滑油VG68和金刚石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金刚石纳米颗粒对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中饱和压力为101.3 kPa;热流密度为10~80 kW/m2;纳米油(纳米颗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在纳米油中金刚石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15%.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纳米颗粒增强了含油制冷剂的池沸腾换热,在测试工况下换热系数最大可增加63.4%,并且增加幅度随纳米油中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纳米油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开发了含油纳米制冷剂池沸腾换热关联式,关联式预测值与94%的实验数据偏差在±20%以内.
- 庄大伟彭浩胡海涛丁国良朱禹
- 关键词:核态池沸腾制冷剂关联式
- 含油纳米制冷剂沸腾中气相与液相之间球形纳米颗粒的迁移特性
- 2012年
- 为了评估纳米制冷剂的沸腾传热效果以及球形纳米颗粒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能力,采用称重法实验研究了纳米制冷剂沸腾中气/液相间球形纳米颗粒的迁移特性,重点考察球形纳米颗粒种类和粒径、制冷剂种类、润滑油浓度、热流密度和初始液位高度对球形纳米颗粒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形纳米颗粒迁移率随球形纳米颗粒密度或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制冷剂的动力学黏度越小、密度越大,其在完全蒸发时的球形纳米颗粒的迁移率越大;球形纳米颗粒的迁移率随润滑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初始液位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 丁国良彭浩胡海涛庄大伟
- 关键词:制冷剂迁移热流密度
- 含油纳米制冷剂沸腾中纳米颗粒相间迁移机制
- 2012年
- 含油纳米制冷剂沸腾中纳米颗粒相间迁移机制,是评估纳米制冷剂沸腾传热效果和制冷系统中纳米颗粒循环能力的基础。本文基于颗粒捕集理论和气浮理论,提出了各因素对纳米颗粒相间迁移的影响机制;即纳米颗粒迁移率随其密度或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制冷剂动力学黏度越小、密度越大,其完全蒸发时纳米颗粒迁移率越大,纳米颗粒迁移率随润滑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初始液位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
- 丁国良彭浩胡海涛
- 关键词:制冷剂迁移